•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539655363/2025-82983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柏社乡北舒村村庄规划公示

  • 发布机构:

    柏社乡

  • 发文字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兰溪市柏社乡北舒村村庄规划公示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5-05-19 15:2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整合北舒村村域范围内各类空间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实现村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村庄及其周围地区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与交通优势条件,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推动村庄生活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及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等上位规划、技术规范等要求,我乡组织编制了《兰溪市柏社乡北舒村村庄规划(2025-2035年)》。本次规划区范围为北舒村域范围,规划区总面积300.22公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及“阳光规划”的要求,现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公告时间:2025年519—2025年617日,共30日。

公告地点:兰江导报柏社乡三务公开栏;北舒村公告栏。

请在公告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我乡,我乡将充分予以考虑。

反馈方式:

(1) 书面意见请邮寄至兰溪市柏社乡人民政府。

(2) 电话方式:0579-88132016。

 

兰溪市柏社乡人民政府

                            2025年519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浙江省“两个先行”和“共同富裕”的实施,落实北舒村村民建房需求编制《兰溪市柏社乡北舒村村庄规划(2025-2035)》,作为北舒村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5-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5-2030年,远期为2031-2035年。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第三次国土空间调查确定的北舒村村域范围为准,总面积达 300.22 公顷,该范围将作为分析论证、研究问题及用地布局的基础。

本次规划致力于明确村庄发展目标与定位,清晰界定村庄开发保护格局,划定并落实各类控制线,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及用地布局。

二、规划目标

依托嵩山军事主题景区旅游基础,整合利用村庄自然资源,打造一个集军事文化体验、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国土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四区”的总体结构

“一心”—— 综合服务中心:以村委会为枢纽,构建乡村综合服务核心载体,为村民及游客提供 “一站式”多元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难事有响应、发展有支撑”,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兼具服务温度与治理效能的“圆心枢纽”。

“一轴”—— 村庄发展轴:以新马墩线为依托打造村庄发展轴,使其成为串联村内各功能片区、衔接外部区域的主要交通命脉。

“一带”—— 滨水景观带:依托水阁溪自然水系打造生态景观廊道,串联农业产业发展区,构建集生态观赏、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为村民与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户外休闲场景。

“四区”——嵩山军事主题景区:聚焦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与兴趣需求,分层打造沉浸式军事文化体验场景,将国防教育巧妙融入休闲娱乐之中,打造成为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军事主题旅游度假胜地。

村庄居住生活区:通过空间布局优化、功能配套升级、人居环境改善、文化特色融合等举措,构建充满活力、更具归属感的乡村生活新空间。

农业产业发展区:通过规划农业种植布局,融合景观设计与农事体验元素,打造集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空间。

山林涵养区:通过生态保护与科学合理利用,构建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功能的生态空间,并遵循低干扰原则,适度融入自然教育、休闲游憩等轻量级活动场景,实现生态保护与适度利用的有机融合。

四、农村居民点规划

北舒村现有村民 1062 人,村庄建设边界面积为 23.46 公顷。其中,产业用地 13.02 公顷不计入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实际计入人均的建设用地面积为 10.44 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98.31 平方米 / 人。  

规划保留现状4个自然村,分别为何卸坞、桐树岗、中大塘、舒村。对离居民点较远分散的宅基地进行远期复垦,本次规划共复垦建设用地1.23公顷(不含203属性调整)。居民点建设引导建筑风格宜以现代简约为主调,整体呈现简洁明快的气质。外立面宜选用简洁、协调的色调,构建出干净利落的视觉基调,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屋顶设计方面,建议采用坡屋顶形式,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增添建筑的灵动性与层次感。建筑室内外高差控制在 0.4 米以内,建筑层数不得超过 4 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 12 米,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 14.5 米(含架空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