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女埠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发布时间:2025-05-16 18:3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兰溪市女埠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获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函〔202513号)批准,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衔接落实上位总规,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更好与重大项目和生产力要素布局相匹配,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特编制《规划》。《规划》是对女埠街道国土空间做出的总体安排,是指导女埠街道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是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一、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女埠街道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67.11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

 

二、总体定位与规划目标

主体功能定位:农产品主产区

总体定位: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农文旅融合标杆区、航运复兴先行区、绿色化工集聚区

规划目标:2025年,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水平明显提升,交通区位、产业平台和特色产业等优势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空间更加稳固,生态保护空间更加安全,城乡生活空间更加宜居,共同富裕建设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至2035年,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质明显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达到先进水平。展望至2050年,形成安全、高效、协调的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浪漫女儿埠 理学商邦地”,打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高质量生活的魅力家园。

三、总体格局与城乡统筹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一核三区两屏障、一圈两廊多节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其中,“一心”即城区,做优做强,核心引领;“三区”即综合农业发展区、特色农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两屏障”指北部白露山绿色生态屏障,东部兰江蓝色生态屏障,构建山水融合的绿色女埠街道;“一圈”指产城融合发展圈;“两廊”指对接市区城镇发展走廊(S317)、G351产业发展走廊;“多节点”指以渡渎村、虹霓山村、金家村、汇潭村四个节点多点支撑发展。

镇村体系规划落实上位总规确定的村庄分级和分类体系。村庄分级分为城区镇区村、中心村、特色村和一般村,村庄分类分为集聚建设类、整治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

 

四、细化落实空间控制线

落实三条基本控制线。2035年,落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58.14公顷(2.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311.09公顷(1.9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470.59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506.00公顷

细化其他空间控制线。细化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基础设施控制线、城市重要控制线等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

 

五、用途分区与用地布局规划

细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分区。遵循全覆盖、不重叠的基本原则,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用途分区。女埠街道国土空间共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等6类。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和交通枢纽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和林业发展区。

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用地布局。根据“保护优先、占补平衡、民生优先、人地挂钩”的用地调整原则,优先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提升林地、草地、湿地等用地生态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优化镇域用地布局。

六、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综合交通规划:构建内联外畅对外交通网,构建航道、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省县乡道、快速路为一体的对外交通网络。落实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和干线公路布局,优化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打造畅通高效城镇道路体系,规划构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对内道路网络,整体形成“两横三纵”的快速、主干路网格局。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搭建美丽城乡生活圈体系,坚持以人的生活需求为核心,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规划构建115分钟城镇生活圈和穆坞、虹霓山、午塘330分钟镇村生活圈以及14个村级生活圈

市政设施规划:衔接落实上位总规设施布局,统筹保障给水、排水、水利、能源、信息、环卫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强化韧性基础设施。

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构建安全韧性防灾减灾体系,科学规划防洪排涝工程、消防工程、人防工程、抗震防治、地质灾害防治、防疫工程、危险源控制。统筹各类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空间布局,加强人防、消防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镇和乡村地区安全韧性。

七、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完善历史文化资源名录。分类保护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点3处、古树名木67,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加强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化利用。

塑造特色景观风貌。严格保护浙江金华白露山—芝堰省级风景名胜区。结合风貌资源,分类引导特色风貌管控,规划女埠街道形成2大历史文化镇村风貌区。集中展示女埠古镇、虹霓山古村传统文化风貌,主要位于女埠古镇、虹霓山村及周边控制协调范围。

八、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国土综合整治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森林资源高质量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天然林的生态修复和科学保育,维护生态公益林,稳定林地面积,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加强兰江、甘溪等湿地的保护,确保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退化。保护兰江、甘溪等重要水资源,落实重要水域和河道名录范围。加强水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

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推进农用地和村庄整治,构建魅力农业空间。积极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等土地整治工程,开展多田套合,提升农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差异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分区域、分类型进行城市更新,完善城乡服务功能,提升用地效率。统筹生态修复治理,协同开展生态空间优化、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实施白露山、三峰尖、朗山村、穆坞村等区域城郊山林保护与生态修复,开展兰江、甘溪等流域生态治理,提升自然河湖、水源涵养空间保护。

九、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明确详细规划传导。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传导,划分全域覆盖的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城镇单元3个,乡村单元8。落实上位总规要求,明确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等内容。

制定分期规划实施。衔接落实上位总规、相关专项规划,以近期实施项目库为抓手,制定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城镇能级提升、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提标升级等近期行动计划,保障近期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确保本规划高效实施。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监督、体检、评估调整全流程的工作机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支撑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环节的深入实施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

金政函〔2025〕13号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兰溪市兰江街道等16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