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57060566K/2025-82907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赤溪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

    赤溪街道

  • 成文日期:

    2025-05-1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赤溪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5-05-13  14:5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赤溪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赤溪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握大势,全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抓经济拼项目,“新”的动能加快形成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研发费用增速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前五。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增长1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96亿元,同比增长8.5%;限上零售业完成5000万元,同比增长28.9%;限上住宿完成569万元,同比增长15.5%;限上餐饮实现零的突破。招商引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指标进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前列。在库制造业项目15个,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2.26亿,占固定资产总投资97%。

二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序。总投资3.5亿元的兰溪智能消费设备产业园、总投资1.4亿元的锦森技改项目均按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入库,年产10万台电动车、代步车项目及年产30万台家用智能健身器材项目的用地报批与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对照“交地即开工”标准有序推进。三是招大引强聚能蓄势。大力开展主要领导招商、乡贤“合伙式”招商和联动“专业化”招商,赴嘉兴、上海、永康等地开展项目招商10余次,招商入园企业10余家,折合一档过会1个,签约 2 个,开工3个,入统3个。

(二)抓特色创标杆,“富”的红利不断释放

一是特色农业成果迭代。不断夯实“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之基,总投资2000万元的思晋兰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成投用,被评为2023年省级农业“双强”项目,挖掘提炼“碎地生金”共富增收经验得到金华共富专报刊发。锚定地标富农,不断擦亮“兰江蟹”招牌,预估2024年赤溪兰江蟹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同比增长5.26%。二是集体经济增劲十足。抢抓共富联合改革契机,充分发挥财政奖补政策优势,谋划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个,村集体总收入同比增长18.15%。三是资源整合赋能增收。全面整治空心村2个,优化整合红线面积11300平方米。高效完成王铁店、金桥、山背岗等5个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6个。结合耕地集中流转和综合整治工作,主动实施1694.33亩的利民村耕地功能恢复项目。

(三)抓环境提品质,“美”的颜值接续彰显

一是征地拆迁攻坚提速。用时15天100%完成建武高速赤溪段金桥村59户房屋征迁,率先全市完成建武高速主干道征迁工作,征迁过程平静平稳,实现“零上访”“零诉讼”“零舆情”。二是城乡品质提质增效。持续释放执法改革效能,累计完成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22起,阻止渣土违法偷运6起。常态化开展建房防违控违巡查和危旧房修缮拆除,查处拆除农户新增违建5处,制止超面积建房15处,拆除违建、危旧房1.5万余平方米。三是荷美赤溪风貌焕新。顺利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排查上报问题16个,高效完成闭环整改。全力推进330国道、章士线等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秸秆禁烧”包保网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同比上升。

(四)抓安全强保障,“好”的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全力筑牢安全防线。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8712家次,发现隐患7306处,闭环整改7251处,组织企业逃生演练113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和重大隐患宣贯全覆盖培训共3421余人次。二是持续改善信访生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针对隐患问题逐一分类甄别,实现敏感时期、重大活动期间零越级访,持续做好信访化解工作,2024年8890件共82件,信访件共31件,同比下降2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8起左右,调处成功率达100%。三是稳步推进乡风文明。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个,承办市级“我们的村戏”戏曲艺术培训班,山背岗村成功复评五星级文化礼堂工作。开展“20·正青春”礼堂夜话活动10次,承办金华市“五学五讲五示范·全会精神青年说”新声代骨干基层巡回宣讲活动,赤溪风采105次在金华市级以上层面报道。

二、亮点工作

(一)攻坚破难成效显著。仅用15天就100%完成了建武高速赤溪段金桥村59户房屋的征迁工作,整个征迁过程平静平稳,实现“零上访”“零诉讼”“零舆情”,率先全市完成建武高速主干道征迁工作,相关工作专报得到市委戴书记、单常委批示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为全市建武高速主线征迁开了好头。

(二)政协工作登上国家级平台宣传。聚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家门口就医更有医靠”民生切口,组织政协协商活动,为2万余人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在中国政协报刊登报道。

(三)共富成色不断提亮。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23.80%,完成度104%,位列乡镇街道第一。提炼“碎地生金”共富经验,农事服务中心获评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并取得省区域性四星级评定,相关经验在省级媒体宣传报道,金华市委陈孝副书记在现场调研时对共富工作给予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能级还不够强。项目增量不显,招商引资过会和签约任务未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4.8%,2025储备项目不多,项目驱动缺少后劲。

(二)职责履行还不到位。政治三力还不够强,在红线问题上责任层层空转,发生金桥村周某违法占用耕地建设庭院被自然资源部通报问题。

(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大局虽保持总体稳定,但在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方面存有工作漏洞,发生1起集体赴省访,被金华市信访联席会议予以警示提醒。

四、下步举措

下一步,赤溪街道将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融入“1458”发展战略体系,以“落实”为主线,围绕“一区一带”(“一区”暨小微企业集聚的高质量智造示范区,“一带”暨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带)两个核心,牢固树立“大抓项目”鲜明导向,2025年谋划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7.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个,储备项目6个,预计完成产值1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制造业投资2.8亿元。

(一)聚焦“一区”,全力挺起工业脊梁,实施“三项行动”

深耕布局小微企业园新赛道,全力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坚定向“新”、以“质”取胜,加快培育生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实施“腾笼换鸟”行动。加大停产闲置企业及亩均税收低于2万元企业处置力度,有序推进低效用地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着力推动总投资10亿元极丰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地开工,该项目将整合原“一场多租”的天鑫纺织地块,致力打造现代纺织业及文教工体美产业园,目前已委托评估公示进场完成初评估,预计2月底前完成挂牌。二是实施“筑巢引凤”行动。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通过小微园集聚效应,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突出抓好周边地区优质项目及企业外溢承接。重点推动小微园二期企业招引入驻和小微园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4月底前完成年产10万辆电动车、代步车项目开工,8月底前完成年产30万台家用智能健身器材项目开工,加快京兰文化园项目落地。三是实施“育苗强基”行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现有纺织、金属加工等传统企业往“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实现国家高新、省科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着力抓好天雅江涛技改,锦森纺织技改,博远金属技改迁建等项目落地入统。

(二)聚焦“一带”,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三大工程”

重点在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两端集中发力,计划通过“三大工程”,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率先突破、全市领先,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7年成为金华级示范。一是推进美丽粮仓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王铁店、上下汤、杨塘、朱犁等4个村近3000亩综合整治和耕地集中流转项目,争取在全市率先完成适农耕地成片整治流转任务。着重抓好计划总投资1250万元的东芝灌区衢江提水工程及西干渠疏通工程,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兰溪美丽粮仓。二是推进农业优势转换工程。持续擦亮“兰江蟹”品牌,引导发展“数字+兰江蟹养殖”实践,推动兰江蟹育种中心建设,做好“产销一件事”。充分发挥思晋兰农业和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换基地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推广“科技进田”,全域试行共享机械化育秧插秧、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等现代化农事服务,提升全程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成色。三是推进增收带富工程。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契机,搭建乡村振兴投资发展平台,抓好金桥仓储地块及柳塘商业地块入市项目实施,加快王铁店公寓楼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加强与行知学院校地合作,吸引大学生、农创客来赤溪“试水”。

(三)聚焦“固本”,始终坚持务实重行,夯实“三个基础”

在加快经济发展破局突围的同时,注重科学摆布、统筹兼顾,努力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夯实高品质民生基础。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推进稳收节支,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抓好“断头路”畅通、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倾力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将重点抓好计划投入1800万元的赤溪中心学校初中部教学教辅楼改造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街道文化站争创省一级文化站,山背岗村创成历史文化名村。二是夯实高标准生态基础。常态化抓好文明城市创建、秸秆禁燃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面深化美丽城镇样板街道、A级旅游街道建设,力争到2027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2025年将着力抓好美丽城镇现代化项目,引导支持小微园区开展“绿色园区”试点建设,全域提升“城市后花园”环境品质。三是夯实高水平安全基础。迭代升级“一码三清单”工作法,加强“两站两员”制度落实,常态开展工业企业、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坚持信访问题前端预防清理溯源,严格落实“双签双审核、两见面一现场”机制,坚持不懈推进信访案件化解,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