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2 10:0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近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沪苏皖三省一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摊簧文化交流活动举行。来自三省一市非遗保护中心代表、浙江省11地市非遗保护中心代表、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摊簧艺术的传承密码,奏响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华彩乐章。
摊簧起源于清代中期,盛行于清末民国,以苏南浙北为核心,流布于整个长三角。它清新雅致又带着泥土的芬芳,是长三角地区共有的传统表演艺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活动现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7个摊簧类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其中,兰溪摊簧《兰花吟》清新秀丽,再现了摊簧儒雅风范。
《兰花吟》由陈永源作词、吴一峰作曲、邵小娟演唱,是兰溪摊簧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创作者用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家乡文化的炽热情感,精心雕琢出了这部佳作。作品诞生于1996年,在当时就代表着兰溪摊簧艺术的最高水准,更是一路唱到了北京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而邵小娟的演唱更为兰溪摊簧注入了新的活力。
兰溪摊簧是浙江古老的坐唱曲艺形式,融合了昆曲清唱的元素,以脚本文辞典雅、唱腔细腻婉转而著称。它的唱腔优美文雅、字正腔圆、叙述性强,主要曲调包括平板、弦索、民间小调等,旋律丰富多样。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兰溪摊簧不断创新发展,文艺工作者们在词曲创作、演唱风格、表演形式等方面引进现代艺术元素,创作了《南下干部》《李渔治水》《李渔坝》《渡考》《兰江谣》《一碗豆浆》等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兰溪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兰溪市文化馆致力于兰溪摊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常年创排摊簧新作参加省市活动赛事,并一直将摊簧的本土传承教学当作馆内重点工作,不仅组建了含“传承、策划、创作、导演、作曲、乐队、表演、出品”为一体的专业团队,还建立了馆办“兰溪摊簧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