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青春·青年夜校”赋能青年成长,柏社乡打造家门口的学习新阵地

发布时间:2025-04-23  16:5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柏社乡积极响应青年成长需求,以“20·正青春 阅见未来”读书分享活动为契机,深度融入“政青春·青年夜校”项目体系,通过拓展夜校范围、提升课程质量、创新学习形式,打造集理论提升、技能精进、减压赋能、交流交友于一体的“家门口”夜校飞地,为青年干部成长注入新动能。

兰溪市文化特派员宋冬青老师以“乡村文化振兴与绿色阅读”为主题作分享,从乡村文化传承与青年阅读素养提升的双维度切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阐述了绿色阅读在培育青年价值观念、厚植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年干部搭建了理论学习与乡村实践结合的认知框架。

90后青年干部依次分享《大国县治》《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书籍,以“书名+推荐理由+读后感悟”的结构化表达,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畅谈从书中汲取的乡村治理智慧、青年奋斗启示。例如,青年干部孙浩分享《之江新语》时,结合走访农户的经历,阐述了“调研要‘身入’更要‘心至’”的工作方法论,引发全场共鸣。这种“理论分享+实践对照”的模式,让夜校理论学习更具代入感与实效性。

活动现场创新设置“荐书盲盒”等互动环节,将夜校的社交属性与学习属性深度融合。“荐书盲盒”通过随机交换书籍的形式,打破青年干部的阅读圈层限制,26本涵盖文学、哲学、经管等领域的书籍在现场完成流动,形成“一人推荐、多人共读”的知识传播链。

此外,文化特派员向乡团委赠送的青年成长类书籍,已纳入“政青春·青年夜校”流动书库,后续将通过“夜校书单推荐+借阅打卡”机制,定期更新学习资源,满足青年干部个性化学习需求。这种“书籍流动+线上社群+长效机制”的组合模式,为夜校赋能体系注入了可持续动力。

活动中,乡宣传委员孙璇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以此次读书分享为起点,将夜校课程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延伸,例如开设“乡村电商运营”“非遗文化传承”“矛盾调解实务”等实操课程,推动青年干部在“家门口”学技能、在一线岗位强担当。

下一步,柏社乡将继续深化“政青春·青年夜校”品牌建设,通过“飞地课程+实践基地+导师结对”的立体培养模式,构建“理论学习有深度、技能提升有准度、交流互动有温度”的青年成长生态圈,让夜校成为青年干部充电蓄能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凝聚青春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