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畲乡“三月三” 民俗普法共扬帆

发布时间:2025-04-23 09:3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举办的“2025年浙江省第十一届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暨兰溪市第十四届‘三月三’民族风情体验周”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在这场充满民族风情的活动中,水亭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独特的宣传方式,将民族文化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

在活动现场,一支身着玫红凤凰纹畲服和执法制服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持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用畲汉双语耐心地为往来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知识,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只见执法队员们头戴“凤冠”银饰,随着动作,银饰发出清脆声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阿妹你看,装乌米饭的粽叶虽然能腐烂,但质地坚硬不易降解,应该投入其他垃圾筐。”一位执法人员向畲家姑娘递上分类手册,详细讲解。

据悉,这支由3名队员组成的宣传小队,早在活动前一周便向畲族老人学习传统服饰礼仪,并在活动当日严格按古制穿戴。这种身着民族服饰的宣传方式,有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宣传效率较日常大大提升。这种古朴的玫红凤凰服饰与靛蓝执法制服的搭配,既存续了文化根脉,又彰显了执法温度。

活动现场,“现学现用”的场景比比皆是。售卖冰粉的蓝大姐在听完执法队员的讲解后恍然大悟,立即将自家冰粉摊位的两个垃圾桶贴上临时标识。村垃圾处理员主动索要“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游客也纷纷举着吃剩的乌米饭咨询投放方法。执法中队长舒强表示:“活动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较水亭辖区整体高出不少,这种宣传方式比开十次培训会都管用。”

水亭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执法队员身着凤凰装出现在‘三月三’活动现场,本身就是水亭畲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水亭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民族文化节庆为载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范式。目前,该执法队正筹划将“民俗+普法”模式拓展到古村落保护等领域,让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水亭畲族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