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7 09:3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通过薪酬改革激励员工技能提升,员工技能等级工资约占工资总额的20%,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职工满意度。”近日,谈起能级工资改革带来的变化,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植物药产业园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包纯通感叹道。
作为我省中药行业龙头企业,面对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环境,康恩贝植物药产业园意识到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按“能级”分配收入,以“薪改”促“产改”,是该企业推进“产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尝试。
“原有的分配方式未能充分体现技能的价值要素,导致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难以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从技术工人薪酬改革入手,将技能水平作为薪酬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包纯通告诉记者,“薪改”前,一线职工的工资组成为“基本工资+年功工资+产量工资”。在这一模式下,技能高低对薪酬影响甚微,导致一线职工技能提升意愿低。
为了帮助职工实现自我提升,康恩贝植物药产业园制定出台了《生产技术、操作与技能人员技术发展通道管理规定》。梳理现有岗位现状,首先,对岗位进行分类,根据岗位要求知识技能的不同、解决问题的难度及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1至4类岗位。其次,划分技术等级,每类岗位对应设立不同级数,分为2至6级,制定评定标准和动态考核机制。
“能级工资”体系建立后,技能等级工资成为薪酬一部分,每个级差在200至600元不等。首次定级后,职工按月获得相应等级工资,并通过年度1至2次动态考核进行调整。“薪改”后,工资组成为“基本工资+年功工资+产量工资+技能等级工资”。技能等级工资从400至3000元不等,占工资总额约20%。此外,康恩贝植物药产业园还对获得两个以上(含两个)不同工种技能等级考核的职工,给予300至500元的一次性奖励,有效促进职工技能提升,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像康恩贝植物药产业园这样“以技提薪”,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方式,已成为兰溪切好技能人才薪酬“蛋糕”的新常态。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推动构建劳动关系双方共建共享协商成果的机制,依托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基层工会进一步规范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队伍,各级工会协商指导员向辖区企业提出开展以工资和福利为重点的集体协商。
“我们作为联系企业的指导员,主要是为企业解读政策文件,明确集体协商的原则、程序、内容及法律效力,帮助企业建立完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引导作用。”市总工会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潘永尧说。
近几年,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将生产类技能岗位划分为6级11档,制定岗级薪酬标准,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每晋一档每月分别增加1500元、800元、700元,并设立职称津贴、学历津贴、创新创造成果奖、先进操作法奖等激励机制。
“全市各级工会共有集体协商指导员22名,通过专项培训、健全指导员考核制度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提升指导员业务水平,推动队伍从‘不会谈’向‘善于谈’转变,全面助推企业协商工作,不断提升协商质量。”据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施伟介绍,目前,全市有483家已建立工会的企业(行业)开展了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通过强化“以技提薪”改革导向,重点企业的技术工人平均工资提高了7%,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工人的职业获得感和归属感。
“能级”决定“薪级”,“薪改”促进“产改”。“我们将继续引导各中小企业及新业态领域企业建立健全协商机制、制度机制,确保协商工作提质扩面,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汇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澎湃动能。”施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