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 >> 义务教育 >> 教育科技
探科学之趣 绽育才之光

发布时间:2025-03-27 14: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春风拂面,教研正酣。3月17日至20日,兰溪市教育局教研室精心组织的“小学科学课堂评审活动”圆满落幕。从预赛到决赛,31名教师同台竞技,围绕《比较物体的轻重》《观察一杯水》《它们吃什么》等课,以创新教学设计点燃学生科学思维。活动全程高效有序,既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教学的影响,又以赛促研,为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

本次评比组织严谨,流程精简。预赛分多校同步开展,选手按课题分组竞技,赛程紧凑;决赛分两天进行,3月19日在锦绣育才小学、20日在聚仁小学举行,12位老师分别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术展示了精彩的科学课堂。

第一天的选手抽到了本课,黄霞辉老师提供蜗牛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了时间充分的长时探究,后组织学生研讨时方法得当,采用了视频及学生模仿来突破重难点,整堂课有收有放,孩子们的天性也得到了释放。

郑剑恒老师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以“小小动物侦探”的身份,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结构特征,用棉签等小工具测试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最终以生存手册总结科学发现,让孩子们在任务中层层解密蜗牛的身体密码。科学观察藏在侦探游戏里,逻辑推理融入童趣探究中,整节课既见细致观察的严谨,又显低段课堂的活力。

张秀文老师执教《观察一种动物》,本堂课以帮助小乌龟参加运动会为情境,通过填写报名表、体检单、观察运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对外界的反应及运动方式,最后通过梳理其他运动员的共同点,渗透分类概念,整堂课环节连贯,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培养了学生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

吴佳佳老师提供了可粘贴的材料图片,先是让学生挑选然后“贴一贴”,孩子们小组合作共同为小蜗牛设计一个“家”,之后开展“评一评”活动,孩子们为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思考蜗牛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整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课堂气氛活跃,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学观察的种子。

金蓓蕾老师执教《给蜗牛建个家》,课堂以一封蜗牛的求助信开启探秘任务,瞬间点燃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化身蜗牛建筑师,自主选材,设计布局,搭建蜗牛舒适的新家。充分给予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让课堂上处处充满惊喜。

唐安老师执教《给蜗牛建个家》一课,让孩子们化身"设计师",从蜗牛的喜好出发,结合蜗牛的生活环境,用泥土、苔藓、落叶和树枝等搭建蜗牛小家,科学观察藏在童趣探索中!

胡杏妍老师执教《水中的动物》:本节课以为小鱼设计一张名片为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鱼,为小鱼画肖像画,继而引导学生去了解鱼的形态结构。再根据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活动,发现鱼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斯亚楚老师通过观察活鱼、绘制特征、完善鱼的拼图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观察鱼鳃呼吸、尾鳍运动时表现出强烈兴趣,此外,拓展环节引入更多水生生物案例,鼓励学生课后用科学的方法实地观察,将探究从课堂延伸至生活,深化了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吴亦秋老师创设水中的动物竞选形象代言人的情景,以小鱼“泡泡”需要大家帮忙设计海报作为任务驱动,从画形象照即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到找出“泡泡”游泳又快又久的秘密即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引导学生以实际观察活鱼的方式进行探究,了解鱼的结构以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最后以帮“泡泡”找兄弟姐妹的方式,拓展各种鱼类,增加小朋友们对鱼类观察的兴趣。

高跃兵老师执教的课堂上,孩子们走进动物饮食的奇妙世界。从白鹭逐鱼到蜗牛啃叶,知晓了动物们各具特色的 “美食清单”。从蚂蚁触角探秘到上颚搬运奇观,孩子们手持放大镜,眼中有好奇,心中有敬畏。课堂不仅有丰富图片与视频,还安排实地观察蚂蚁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化对蚂蚁食性的认识,科学探究的种子悄然萌芽。

金双柱老师先让孩子们观察放大的仿真蚂蚁,让孩子直观地看到口器这一细小的器官。然后又巧妙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制成教具,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中对蚂蚁选择食物的过程进行观察。整个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按照预测——实证——结论的步骤进行,给一年级的小朋友播下科学探究的种子。

马进荣老师通过创设“熊大熊二举办森林晚会时收到小蚂蚁来信”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认识蚂蚁的结构、进一步探究蚂蚁对食物的反应、搬运食物的方法。课堂流程清晰,环节紧凑,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展现了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活力。

评审活动,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教育初心的坚守。兰溪科学教育人以课堂为田,深耕不辍,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教师以匠心育创新,以热爱启未来,共同书写科学教育的新篇章!

一堂堂优质的科学课是一场场思维盛宴,见证着兰溪科学教育的蓬勃生机。在这里,严谨与趣味共存,探索与成长同行。让我们为每一位倾情投入的教育者喝彩,为孩子们眼中的科学之光点赞!兰溪科学教研,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