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兰溪要闻
围绕中心谋发展 服务大局献良策
——兰溪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录

发布时间:2025-01-24 09:4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大会发言。

昨天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五届兰溪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唐献吉等9位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其他9位委员发言则以书面形式体现。现摘登部分委员发言,以飨读者。

加快李渔文化转化 大力发展休闲经济

唐献吉代表民盟兰溪市委会发言:近年来,兰溪着力打造“李渔文化标识地”,李渔文化挖掘传承转化取得一定成果。不过,李渔文化主体规模和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他建议:要以政策促转化,出台李渔文创产业扶持政策,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发功能性文创产品,挖掘李渔文化的情绪价值,让李渔文化“火”起来;要以产业促转化,推动李渔文化与农文旅、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数字化高科技产品,让李渔经济“富”起来;要以营销促转化,规划李渔休闲经济产业园,升级李渔文化周,让李渔名片“亮”起来,全力打造“李渔文化标识地”。

构建国企智库 提升国有智询能力

杨丽妍代表环境资源界别组发言:当下,兰溪朝着“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大步迈进,对智库咨询服务的需求越发迫切。但兰溪国有企业在咨询服务市场发力不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她建议:要构建内部数据库与数字化平台,由国资部门牵头,引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打造数据管理中枢,赋能韧性城市建设;要推动国企咨询服务专业化与市场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高素质咨询团队,鼓励国企拓展外部业务,参与市场竞争;要深化政企联动与业务拓展,完善咨询服务行业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拓展。

加强小微产业园建设 促进市场主体培育发展

范俊代表民建兰溪市基层委员会发言:小微产业园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共同富裕“蛋糕”的重要支撑。目前兰溪有20家小微产业园和296家入园企业。但存在开发模式单一、孵化水平低、产业分布分散等情况。

他建议:要以多元促发展,坚持多元化开发,探索“村集体联合”等多种模式,引育并重,兼顾招引外来企业和扶持本土企业;要以专业提能级,加强专业运营,探索国企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提升增值服务,突出孵化功能;要以共建助共享,着眼规划布局,围绕“1+4+X”产业体系,打造特色专业园区,发挥集群优势,促进共建共享,加强协作实现协同创新。

助力银发经济 增进民生福祉

叶凯代表台侨联界别组发言:银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领域,涉及面广、潜力巨大。兰溪已接近重度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迫在眉睫,要解决政策体系不健全、适老化改造不全面等问题,加快其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他建议:要坚守兜底职能,促进产业融合,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细化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构建老龄产业体系,鼓励国企民企参与,利用新技术赋能老年产品和服务;要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优化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推广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要加大招引力度,培育银发产业,制定专项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关键企业入驻,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银发经济的“黄金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需要更亲的态度、更亲的举措

傅建桥代表工商联发言:亲清政商关系,“亲”在“清”之前。近年来,兰溪通过“5·15兰溪企业家日”等活动推动政商关系建设,但仍存在一些“不够亲”的现象,还需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

他建议:要持续营造正向社会氛围,弘扬兰溪企业家精神,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护商的社会氛围;要对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通过政企恳谈等渠道,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优化行政执法软环境,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要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听取多方意见,防止政策“打架”。

推动鼓励生育政策落地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张洁琳代表农工党兰溪市委员会和医药卫生、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别组发言:兰溪人口多年来均持续负增长,为此应制定并落实契合本地的生育支持政策,找准痛点堵点,确保生育、养育、教育全程无忧。

她建议:要降低生育成本,加大生育补贴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保障性住房或购房优惠贷款,免费提供孕期营养品,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要坚持“生”“育”并重,建设更多公办托育机构,提供育儿指导平台,推动企业创造友好职场环境;要持续加强女性生育权益保护,推行家庭友好型工作制度,完善生育权益保障法规,让生育不再是难题。

加强区域创建联合体建设 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章喆代表九三学社兰溪市委员会发言:创新联合体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兰溪积极探索创新联合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提升空间。

他建议:要强化政策引导,结合“1+4+X”产业体系,制定创新联合体建设规划,财政资金向创新联合体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解决“政策缺、资金少”的问题;要提升创新主体能力,分类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不同类型的创新联合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高校重点学科与企业合作,建设联合研发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两业”融合 向新求质

郑明清代表经济界别组发言:当前,兰溪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两业”融合作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是助力兰溪经济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方向。

他建议:要延伸制造业服务链条,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延伸,推广规模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字化设计营销等新业态,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要精准引进物流、检测、总承包等服务业企业,以设立分公司形式渐进开展,通过“链主”企业,增强对上下游制造企业吸附力;要全力创新供足“两业”融合的硬支撑,在财税金融、土地要素和服务评价上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实现“破冰”突围。

培育发展枢纽经济 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

唐俊代表无党派人士发言:兰溪市地处“三江之汇”,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发展枢纽经济潜力巨大。兰溪必须进一步发挥水道优势,依托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构建枢纽交通、物流、产业体系。

他建议:要优化枢纽布局规划,推进物流枢纽建设,打造集铁路港、水路港、公路港为一体的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兰溪片区,解决“布局散、功能弱”问题;要深化多式联运体系,加快高等级道路、铁路扩能改造以及内河航道建设,加密市域对外通道,提升铁水联运服务承载能力,实现交通网络的高效联通;要壮大临港产业集群,依托“一港五区”发展临港产业,打造多式联运枢纽产业生态圈,以产业发展激活枢纽经济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