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1755947905Y/2025-81380
兰溪市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市卫生健康局
2025-01-23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5-01-23 16: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我局认真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多癌联合筛查做法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政治铸魂,推动党的建设纵深发展。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行领导干部领学、党组织书记带学、党支部督学、党员自学、党建联建共学“五学联动”机制,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学习160余次,理论学习全员覆盖。二是不断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党委班子包干联系制度,对下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专项督导,累计督导38次,谈心谈话63人次。联合市纪委开展“酒局”“牌局”、医德医风专项督察,累计督察18次,发现整改问题32个。三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聚焦5个治理重点,部署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细化31条任务清单,梳理“小切口”问题8个,逐项推进落实。治理成效在全市专题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二)聚焦关键领域,县域医疗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与省级医院的紧密型合作,新增省级专家工作站5个、金华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人民医院投用我省县域首家乳腺病一体化诊疗中心。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中医院发热门诊竣工验收,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及急诊大楼、北部医院主体工程如期结顶,2025年正式投用。二是增强基层服务力。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人才、数据、技术“三下沉”,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诊疗水平、群众满意度“三提升”。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提高22.26%、31.40%;群众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10%。三是驱动队伍发展力。建立院校合作、人才回流、定向培养多渠道引育模式,推行“飞鹰计划”“一招鲜”等培育机制,开展万名基层医生进修活动。累计选拔培育技术骨干71名,引进硕士研究生28人,博士生实现“零突破”。
(三)紧扣惠民实事,健康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一是提升“中医中药”服务能力。制定下发《兰溪市中医药“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新增浙江省县级中医药优势学科1个,金华市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入选省中医药综合改革优秀案例1个、良好案例1个。二是强化“一老一小”保障水平。完善“3211”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提供普惠均衡、安全优质、多元开放的普惠型托育服务,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22个,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97%以上。全面启动浙中地区最大的“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建设,将为“一老一小”人群提供中医药诊疗、保健、康复、托育一体化服务。5月,我市婴幼儿照护工作经验在全市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三是构建“医防融合”服务体系。抓实抓细筛查体检、疫苗接种等民生实事项目,累计筛查、体检14余万人次。在全省创新推行多癌联合筛查模式,完成多癌联合初筛2.29万例,查出高危2.47万例。
二、存在问题
(一)市级医院核心竞争力不强。市级医院综合实力与周边县市高水平医院相比存在差距,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依然短缺,病人外流仍然较多,群众满意度仍有待提高。
(二)学科建设特色优势不明显。学科(专科)数量有所增长,但总体在金华地区处于中下水平,缺乏突出的专业特色技术优势,难以形成区域辐射影响力。
(三)人才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高端人才总量小,拥有省级高层次人才荣誉的仅5人,无人入选省级及以上医学委员会,缺乏行业权威性、话语权;中坚力量不足,全市具备中级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仅有1072人,占比为36.82%。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抓龙头、建高峰,增强县级强院新动能。精心打造“市人民医院+浙大二院”“市中医院+省中山医院”等高水平医联体,借势借力提升市级医院在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人民医院加快推进三甲医院创建,中医院创成三乙中医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每年新增省级县域龙头学科1个,金华市级重点学科2-3个。
(二)抓治理、厚网底,激发基层医疗新活力。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乡镇卫生院因院制宜发展肛肠、中医、康复等特色专科,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力争在2026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均创建一个金华市基层特色专科。按照“一室一人一策”方案,通过“增、撤、并”整合现有村卫生室资源,完善内部功能区域布局,更新优化场地设施,实现从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
(三)抓机制、强保障,拓展人才引育新路径。建立与合作高校共同培育、柔性引才等机制,精准引进学科带头人,紧缺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每年招引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40名以上。完善卫健系统“师带徒”帮带机制,计划每年确定50对结对培养对象,不断厚实卫健人才储备,带动医疗服务能力提档提能。
(四)抓纪律、优作风,树立为民服务新形象。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围绕检验外送检测、中药材采购、医用耗材采购等重点领域,联合市纪委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开展为期三年的政治巡检,深入查摆医德医风、行业规范、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抓早抓小、抓严抓实,努力实现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