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规划统计
保持专注 保持善良 向“心”出发——兰溪市振兴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9-05 16:2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指导思想

兰溪市振兴小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为导向,夯实基础为重点,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明晰两条主线,抓实三个基点,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五项突破。即学校全局工作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五育提升和安全保障为工作主线,抓实干部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个基点,突出抓好品牌教师打造、德育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素质养成四个重点工作,努力争取在教学成绩、德育特色、艺体竞赛、教科研活动、部门量化考核制度落实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三、工作举措

(一)筑牢党建根基,清廉品牌稳推进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的局面。

2.以成功创建首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为契机,坚持着眼长远。夯实“稳”基础,激发“进”动力,争创金华市示范性党组织。党总支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督促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师德教风建设、教研教改、班级管理等各方面都能真正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更好、更快成长,树立良好廉政风尚。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大师德建设

1.全体教师努力实践“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党总支要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结合“名师工程”,着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党总支要总结校内先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师德风尚。

2.加强师德监督力度,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丰富师德建设。内涵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健全师德一票否决制等制度。

3.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清廉系列活动。

(三)优化支部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廉政建设。党总支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做老师们的表率。即要求教师做到的,党政领导要首先做到,工作不以权谋私,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要关心职工生活,给职工排忧解难;要带头讲奉献,苦干勤政并廉政。党总支积极开展清廉建设工作,努力让清廉成为每个党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操守。

2.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班子成员要在工作中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缩小,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3.加强服务意识。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学校的办学声誉的工作原则,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积极为教师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

4.巩固行风建设成果,廉洁自律。对收费、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师德等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抓实抓好,务求实效。

5.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做到真公开、真落实。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重大物品政府采购制度和基建项目招标制度。

(四)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坚持人本管理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组织教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把团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有力、基础牢固、充满活力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有益的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石。我们将通过细化管理,确保每一节课的高质量完成。每两周将随机抽查20%的教师教案,确保教师备课充分,并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教学常规检查,重点关注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及教师课堂管理情况。

2.创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后服务

优化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后服务是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的关键。备课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创新备课方式,结合传统与现代,详案、简案相结合,提供标准化备课模板,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定期组织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分享优秀教案,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作业管理方面,严格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注重反馈和纠错。我们将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日作业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作业批改要在24小时内完成,定期进行作业质量检查,确保反馈纠错的有效性。

3.推进“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

持续推进“双减”政策,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每两周进行一次作业检查,确保各学科作业量的合理分配。

4.加强作业管理

制定详细的作业布置和批改规范,确保作业的布置合理、批改及时、反馈有效。通过作业布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作业监督机制,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确保作业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通过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帮助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每月一次的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机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同事评议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考核结果将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通过“青蓝工程”导师制,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传帮带”模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实行“青蓝工程”,定期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每季度一次,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7.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将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支持,每年组织一次专家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定期举办教育科研交流会,每学期一次,分享科研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和共同进步。通过科研交流,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8.持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工程

核心素养提升工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阅读、书写、计算、习作、实验等练习中,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以“保持专注 保持善良”为主线,倡导“养成”德育观

1.完善一项常规管理。以“保持专注 保持善良”为主线,将各项德育活动串联,通过“养乐多”课程、文明监督岗、值日教师检查和文明班级评比等激励方式,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并加强一年级与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让“专注”与“善良”之风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

2.加强三个队伍建设:一是教师队伍务实团结。加快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一批名优班主任,组建一个特色班主任工作室。通过班主任例会、德育沙龙、读书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方式促进经验交流和技能提高。二是少先队队伍求真尚美。通过少先队会议和培训、文明监督岗的自主管理、班干部、队干例会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少先队干部进一步成长,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辐射作用。三是积极做好家长队伍建设。家、校、社区三结合工作,努力创新“家长学院”,邀请优秀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3.围绕月“亮”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会活动,逐步建立班会素材库,做好特色主题班会的观摩活动,着手校本德育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开展“月亮课程”等系列活动,让身边的感动凝聚成榜样的力量。

4.微课定时开展,思政我先行。每周一和周二组织线上或线下国旗下微课程与班级微队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朗诵、歌唱,舞蹈、书画展示、微型舞台剧、童话剧等形式和载体,让五星红旗飘得更高更亮,让胸前的红领巾更鲜更艳,让“专注”与“善良”的种子入脑入心。

5.紧密加强家校联系。

(1)通过举行家校温暖“心之桥”家长学院线上课程对3000多名家长进行线上主题培训,有效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力合一的桥梁。

(2)家校互动,继续完善“三结合”家长学院教育体系,做好家、校、社区三结合工作。

(3)开展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重大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参与,邀请部分优秀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开展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力度要加大。做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心灵加油站”切实起到行之有效的辅导作用,校心理辅导室定期开放,校园网站开辟专门的心理辅导页面,专人负责。老师们要关注后进生、贫困生、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等弱势群体,切实做好“三助一”工作。

(九)做好后勤服务,牢固树立高质量服务意识

1.牢固树立“细心、爱心、诚心”服务理念,细化岗位目标加强管理,突出重点,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和校园安全工作,为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方便师生。

2.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明确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守住工作底线,做好安保、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的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

3.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按预算开支。完善学校的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继续强化食堂管理,促使食堂管理再上新台阶。物品采购要规范,严格做到购物申请、用工申请制度。

4.重点抓好食堂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依据食堂管理制度,加强食堂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与监督。

5.做好学校建设、绿化方面参谋和具体学校建设服务工作。

6.做好学校校舍安全、水电、电教及电器设备检查及维护工作,确保校舍安全,水电畅通,设备正常运行,全年安全无事故。

7.加强保安管理及安全巡查,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

8.加强对学生疾病防范的宣传与管理,杜绝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