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2 10:4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深刻吸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从根本上解决顽疾、防范事故,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利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扎实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国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突出问题导向,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水利系统安全生产事故。通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全面防范化解水利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在7月前底前,全面摸清有限空间底数,全面辨识、管控风险要素,全面提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技能,不断巩固隔阻盲目施救的安全防线,有效遏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
三、工作举措
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将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各种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落实作为重点,全面排查管控安全风险,聚焦洞、涵、坑、沟、槽、池、井、管、孔、箱、室、仓等场所,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附件1)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附件2),突出防范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切实消除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水利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作业范围、作业条件、作业程序等;
2.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
全职责。
(二)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1.开展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对新入职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
3.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监管水平
1.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进行危险源辨识,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2.落实作业现场安全防范各项措施,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3.建立作业现场安全监管档案,记录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情况。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发动阶段(2024年7月10日前)。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在建工程法人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整治实效,强化可行性和操作性,制定本单位、本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时间、任务和相关工作要求,专题组织部署。
(二)排查整治阶段(到2024年7月底)。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对本辖区有限空间情况开展调查摸排,全面掌握有限空间底数、位置、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护要求等,建立问题清单,对突出安全问题和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跟踪督办、闭环管理。请各单位于7月10日前将所管辖的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附件 3),报局规划建设与监督科。
(三)督查总结阶段(2024年8月—12月)。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对本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并与12月15日前提交相关工作的总结报告。局规划建设与监督科根据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专项督查,形成督查报告和总结报告报局党委研究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安全责任。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有效防范化解所辖范围内水利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坚决防范有限空间事故发生。
(二)全面周密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细化完善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整治内容、工作措施及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落实有效整治措施,确保工作责任和要求落地落细,各类问题隐患闭环整改到位。
(三)坚持探索创新,提升本质安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重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技术应用,安装视频、传感等装置,实施可视化、封闭化管理,实现智能研判、安全预警。
(四)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安全氛围。各单位、各法人单位要结合本次专项行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等,利用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形式,广泛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科普宣
传和事故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附件: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
3.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示例)
兰溪市水务局
2024年7月3日
附件 1
水利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内容 |
1 | 排查风险底数 | 1.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底数排查,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清单库,明确责任人。 2.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明确危险有害因素、安全管控措施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
2 | 设置警示标识 | 制定规范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附件4),在醒目位置规范张贴。 |
3 | 健全安全制度规程 | 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
4 | 组织专项教育培训 | 1.各单位对有限空间监管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完成专项培训不少于1轮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2.开展警示教育,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 |
5 | 严格作业审批 |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
6 |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 现场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作业规范。 1.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4.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5.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6.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
7 | 落实应急救援措施 | 1.各单位依法完成有限空间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及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确保装备合格、有效; 2.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各单位作业人员至少完成1次实战演练,熟练使用通风设施、呼吸器等装备。 3.至少组织1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观摩会。 |
8 | 提升本质安全 | 1.强化有限空间外围防护等设施标准化改造,对地面敞开的污水池等池边、临边’完成防护栏杆修筑; 2.对符合条件的地下封闭或半封闭的有限空间,完成“透气盖板”或上锁等物理隔离措施; 3.积极推进污水池“不积淤”“自动化清淤”“消除有害因素”等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应用安全可靠的先进设备设施,淘汰各类落后工艺设备,鼓励推广“机器人”进行管道、污水池等疏通清淤作业; 4.加强有毒气体报警装置规范设置,完善报警响应处置制度,落实安全可靠的应急措施。 |
附件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
1.必须准确辨识并建立本单位有限空间台账。
2.必须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必须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
4.必须严格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和岗前5分钟应急救援推演。
5.必须在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和作业环境检测,作业过程保持实时监测和持续通风。
6.必须在作业前确定联络方式及信号,严格落实监护人员和措施。
7.必须在作业前落实装备检查,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8.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附件3
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
报送单位:
分部单位 | 地址 | 有限空间类型 | 性质 (1在建,2运行) | 备注 | 联系人 |
备注:
(一)有限空间定义: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 体积足够大,人能够完全进入;
2. 进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
3. 不是设计为长时间占用空间;
4.有人员进入的可能和需求。
(二)有限空间类型选填:洞、涵、坑、沟、槽、池、井、管、孔、箱、室、仓等,不能囊括的特别说明。
附件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示例)
报警急救电话:110,120;单位作业审批电话:***********。
注:各单位要结合风险辨识和实际情况,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参考示例)修改完善后设置于醒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