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17405267103/2024-86679
2023年度永昌街道工作报告
永昌街道
2024-02-04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2-04 10:1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办事处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金华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兰溪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学字当头、干字为先、实字为要、严字托底,推动各项事业稳中向好发展,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 奋进现代都市区”、兰溪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贡献更多永昌力量。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9.23亿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同比增长60.9%;其中制造业投资4.01亿元,同比增长5.9%。向上争取专项债、绿色转化、高标田、土地整治等专项资金8400余万元。
(一)一年来,我们聚力抓产业、调结构,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一是打好纺织产业“升级牌”。突出产业导向,对辖区22家纺织企业专门制定“一企一策”,选派街道精干力量担任整治提升特派员,以先锋力量助推纺织产业整治提升。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荣润技改项目已体现固投数据3.4亿元,实现产值3亿元。二是打好新兴产业“延链牌”。借助上市之机,众鑫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今年产值将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海矩智能、台鸿精密机械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规上产值占比由33%提高到39%。三是打好科技人才“赋能牌”。“一对一”上门宣传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归集占比达93.5%,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金华市级规上企业研发中心6家,国家级人才项目专家全职落地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力铝业。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增加值、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三项指标总量均列全市前三。四是打好“五经普”工作“试点牌”。精准摸清永昌家底,正常采集单位(企业)674家,正常采集个体户2183家。对吉成小微产业园和永昌社区进行入户普查,全面总结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为全市开展“五经普”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永昌经验。
(二)一年来,我们聚力抓“三农”、助共富,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一是做强“农业兴”文章。做好粮食稳产保供,完成孟塘村、洪畈朱村高标田改造提升1500亩,推进百凤林村、瑞溪村高标田新建600亩,推进高端、胜岗、瑞溪三村“千亩方”项目建设,加快改善提升1300亩农田生产条件。做好产业提质增效,完成慧丰农场农事服务中心“双强”项目,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改造3家,指导孟塘果蔬合作社完成蔬菜育苗集约化技术推广。支持大户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有效模式,先后承办金华、兰溪工作现场会。二是做优“农村美”文章。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顺利完成凌家、社峰二村“千亩方”项目和下畈、夏李二村“千亩方”项目,面积超2800亩;加大土地资产化盘活经营力度,引导各村发动本村村民将土地使用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年土地“流转改入股”累计为各村增收634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个村突破100万元,26个村完成50万元。街道3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160.8万元,同比增长146.8%。强化强村公司统筹作用,整合洪畈朱少数民族村项目资金和社峰村存量建设用地,新建完成洪畈朱民族村物业经济项目,投运后预计可产生年租金收益20万元以上;强村公司谋划16个行政村抱团投资上石桥商住综合体项目,集体经济快增工程再出亮点;永昌新型建筑材料项目获评市乡贤发展村集体经济骏马项目。三是做好“农民富”文章。加大政银企联动,联合农商行、和美农业公司共同推出“和美侬”种养业认购活动,吸引65户低收入农户参与活动,户均可年增收2000元。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承接市级农民培训2次,孟塘果蔬、繁锦园艺入选省商务厅共富工坊专项激励名单。争取金华市农村秸秆统一集收运处体系试点,在姜坞底村试行“秸秆换鸭蛋”,提高秸秆收储效率。
(三)一年来,我们聚力抓民生、树新风,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一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6.2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整治危险路段78处,330国道外迁线能实现春节前通车的目标,国道连接线顺利施工中。总投资4000万元的永昌街道第二公办园于9月正式开工,明年9月交付使用,新增班级19个、学位530个。实现辖区行政村养老助餐全覆盖,服务500余名60岁以上在村老人。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26名;发放低保低边助困金13.5万元,惠及受助人100余名。二是着力提升“全域文明”。厚植环境新优势。环境卫生三星级村庄实现全覆盖,五星村创成比达43.75%。坚持“十大行动”冲刺创文,“组团式”督查补短,累计办结问题1125个。今年以来,文明创建考核工作6次荣获全市第一名(其中3次被评为红旗单位),在13个城区外乡镇(街道)中位列第一。打造文明新阵地。组建“活力永昌”志愿队伍46支,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帮扶互助等活动,在册志愿者3075人,累计组织志愿活动9000余次。三是统筹推进“双百攻坚”。“4.17”武义重大火灾以来,我们秉持“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发展”的理念,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集中培训5次,涉及企业主和安全员1600余人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出动6000多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000余家次,消除隐患4000多处,拆除企业违建8万平方米。
(四)一年来,我们聚力抓协作、保稳定,平安综治探索新路子。
一是实现基层事务“一网统管”。落实“网格员+调解员”两员融合,每月至少开展1次矛盾纠纷排查,共化解矛盾纠纷117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实行“网格+警格”结对捆绑,57个网格全部配备民警,今年以来接警率下降11%,辖区网格员发现处置治安隐患69件、交通隐患204件、安全生产隐患79件。二是推动信息指挥“两室合一”。推动综合信息指挥室与派出所“双小脑”联通,“警情、访情、诉情”双向流转贯通,89件非警务事件得到圆满解决。严格落实“周一听信访、议平安”“矛盾纠纷月例会”工作机制,及时分析掌握矛盾纠纷的动向和态势,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今年以来共召开专题工作例会10次,研究解决重大风险隐患7件,普通隐患78件。三是建强基层实战“三支队伍”。一支队伍管排查,建立村级“3+2+N”翁鑫护盾队,每日开展平安大巡防,累计开展巡查2400余次,发现问题隐患720余处,解决矛盾纠纷65起。一支队伍管执法,强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与指挥中心的双向协同,今年以来执法中队共收到指挥室流转信息线索112条,全年办理案件642件。一支队伍管帮扶,创新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帮扶,推进街道社工站、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开展特殊人群管理、帮扶、转化工作,为群众“解纷”又“解忧”。四是创推风险隐患“四解举措”。简单事当场解。推动“领导接访、干部下沉、服务入格、法治入企、调解上门”五项举措,其中法治入企工作受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国龙批示肯定。民生事闭环解。做实初信初访,聚焦“首访即终访”目标,落实矛盾纠纷首问责任制,68起事件全部落实专班专人。复杂事高效解。强化联调联动,配强“两所一室一庭”联调力量,打造“笠翁调解”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一批历史疑难积案。百凤林村班子勇于担当,华统牧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疑难事专班解。建强专业力量,对9起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推行“个案联调”,建立“1+3+X”包案化解机制,推动案结事了。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自觉接受议政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圆满办结第三届议政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民生实事。同时,统计、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妇女儿童、志愿服务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我们取得上述成绩,要归功于市委、市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还得益于议政代表、乡贤、老同志的建言献策,更依靠于街道上下全体干部、群众的“一起拼、同心干”。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办事处,向全体干部群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永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要有清醒地认识,主要是:工业大而不强,需提质;农业全而不优,需提效;文化名而不亮,需提升;安全紧而不稳,需提优。对此,我们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找准问题整改方向,务求取得实效。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总体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金华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兰溪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创新突围”工作基调,着力推进突破性创新、攻坚性改革、提升性开放,紧紧围绕“实干争先、再创辉煌”总目标,深入实施“1458”发展战略体系,全面落实以示范引领姿态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积厚成势的工作任务,拉高标杆、狠抓落实,坚定“李渔故里 活力永昌”发展定位,全面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副中心”。
综合各种因素,建议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经济增长,且农村快于城镇;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根据总体要求和目标,2024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锚定工业提质,在“智造立市”中打造永昌亮点。
坚持产业结构优化,以工业产值翻一番为目标,为我市争创“浙江先进制造业天工鼎”贡献力量。一是实施“双鑫”工程。做好鑫海纺织技改提升服务,推动鑫海纺织加大技改投入,打造差异化纺织未来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众鑫驻地延展产业链,加快四期项目建设,借主板上市之际,延链补链。二是开展“两项”行动。实施红店头低效用地连片整治行动,为永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要素保障,为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提供大平台。按照纺织企业“一企一策”,以扶优做强、产能提升、低效收储等方式,推动街道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全覆盖,实现“凤凰涅槃”。三是强化“二点”支撑。坚持科技赋能助力产业提质。2024年计划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加快建设第二公办幼儿园,推进卫生院专项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地,用好聚兰工程、社保工伤、工会组织等载体,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人才招得进、留得下。
(二)聚焦城市提能,在“拥江兴市”中擦亮永昌底色。
以城镇焕新颜为目标,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为我市争创“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范例”贡献力量。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谋划实施“一圈一区一带”项目区。“一圈”即东风湖绿色生态共富圈,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价值为核心,重点谋划落地东风水库GEP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火炉山、陈森坞全域土地整治,招引农业主体,落地小余儿蓝莓园等高附加值农业,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双赢。“一区”即美丽城镇有机更新转化区。明确开发策划主体,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完善永昌老街开发相关管理体制机制,丰富永昌老街产业业态,加快推进水上经济带项目建设,以“李渔的一天”在永昌老街打造体验式的健康慢生活街区。“一带”即人文产业发展示范带。进一步擦亮“李渔文化”IP,提升夏李村配套设施,推动李渔隐居民宿集群建设。推出“兰城李渔家”品牌,推广李渔稻米、李渔家蟹、李渔家茶、李渔家粽、李渔家酱等系列产品,打响“李渔家”特色品牌。二是提升“乡村颜值”。打造全域美丽新格局。交通方面,全力保障330国道外迁线全线通车,启动351国道、建武高速建设,打通国道连接线,畅通集镇环线。环境整治方面,全面排摸整治污水设施问题短板,继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六整治、六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启动后胡村、永昌新村的空心村整治,实施樟林村历史文化村落建设,全力推进上石桥未来乡村建设,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国考冲刺”。三是增强“城市活力”。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做大“李渔家”农创客共富联盟,吸引更多乡村CEO、青创客等“新农人”返乡创业,招引350余名大学生,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基层最强音,融合农创客、电商、直播、农特产品等要素,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创体验空间。
(三)优化营商环境,在“环境活市”中绘就永昌美景。
以深入推进“三个一号工程”为动力,倾力优服务、提效能,为我市争创“长三角营商环境一流县”贡献力量。一是全力推动“改革创新”。放大全省示范政务服务中心优势,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试点落地,主动送服务上门,打通助企惠企通道,推广“有事掌上办”,力促“最多跑一次”走向“最多点一次”,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护航“两个健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全面提升“清风廉韵”。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推动监察联络站从“三有”向“五好”提升,切实发挥监察联络站“前哨”“探头”作用。不断深挖李渔清廉文化内涵,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迭代升级《祠约十三则》,并将其纳入党员干部必学内容。坚持“清廉好、发展好”理念,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引领,全力助推沈家村、百凤林村争创金华级“清廉村居”。三是全域推进“基层善治”。匡正村社网格边界,完善网格划分,加强业务培训,推动“双脑并轨”联动模式,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打造“商会+法治”综合服务体,深入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和基层立法联系工作,深度满足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
(四)力促强村富民,在“共富强市”中答好永昌答卷。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为我市争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域样板”贡献力量。一是坚决做到稳产保供。继续推进高标田、农业水价改革项目,优化辖区耕作条件,完成高端等3村“千亩方”暨粮食功能区整治项目,启动樟林、姚楼高标田建设,加快推进火炉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持续优化全域耕作条件,奋力打造兰溪的“粮仓”“菜篮子”。二是加快实现“四水共盛”。全力推动畜牧业养殖整治工作,加快产业提质做强,推进凌家蛋禽小区、兰江蟹产业园、黄花菜基地、孟塘果蔬、创意农业等产业类提升项目,完成“李渔家”冷链仓储中心建设,补齐永昌农业短板。三是持续抓好共富增收。统筹各方资源,以“资源”换资产,不断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推动“和美侬”增收活动提质扩面,不断激发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带动能力。加大农民培训和农创客培育,特别是在珍珠蚌养殖领域破题起势。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要主动求变开新局、融合聚力拓新路、协同管理提质效。我们要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促使理念、方法和手段更加契合新时代发展要求。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吃准吃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做到上级有部署,永昌见行动,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二)顺应发展求变革。迎合数字化发展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变革型组织、创新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在座代表与社会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规范高效运行。 (三)履职尽责敢担当。进一步浓厚“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持续开展机关效能革命,营造“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的良性政治生态,凝聚起“全员创、加快赶”的强大永昌活力。强化忧民为民情怀,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字,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心头大事”,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心头事”,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四)清正廉洁守底线。始终牢记“纪律红线不可逾越,安全底线不可触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从政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节约型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有效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困难面前更能彰显“信心”的弥足珍贵,我们携手共度三年疫情难关,我们也必将能携手共创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擦亮“李渔故里 活力永昌”金名片,为兰溪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添彩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