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爱于行 “合”育共长——记兰溪市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7  16: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特殊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打开幸福之门的基础途径。为深化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交流各校融合教育办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融合教育质量,2024年12月25日,兰溪市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女埠街道中心幼儿园举办。

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金华市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员陈晶晶、兰溪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肖栩、兰溪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姜琳、兰溪市教研室特教教研员童筱玲、兰溪市曙光学校书记、校长、兰溪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章俊、女埠街道中心幼儿园、青湖幼儿园、灵洞乡中心幼儿园、马涧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以及各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资源教师。

大海航行靠舵手!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和领导的支持与决策。活动伊始,兰溪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兰溪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肖栩为此次活动致辞。肖科从兰溪市特殊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融合教育综合保障能力,保障每一个适龄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权和特殊教育需要权,逐步建设“零拒绝、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的融合教育体系。

之后,女埠街道中心幼儿园邵燕雯老师与助教项麟娇老师为大家带来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不一样也能做朋友》。这是一堂关于接纳、友爱、包容的生命教育课,以生动形象的动物角色和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知道如何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朋友间的不愉快,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语言、思维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真正体验到友谊的快乐,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不一样也没关系”的种子,培养孩子们尊重他人、欣赏差异的价值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个体。

在“融合教育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分享环节,女埠街道中心幼儿园许夏娇园长带来的《尊重与爱具象化》和兰溪市曙光学校卫星班徐淑丽老师的《融点滴关爱,蕴星星之美——探索“五融共育”的卫星班普特融合教育新路径》,更是精彩纷呈。

许园长结合自身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幼儿园实践中的经验,从构建包容性儿童友好环境、推行融合教育的互动教学方法、制定差异化的个性化教育计划三方面,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女埠街道中心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构想。

徐老师从实践背景、实践举措、实践成效、实践反思四个方面,介绍了“融合现状评估——机制融合——目标融合——课程融合——活动融合——家校融合——融合教育成效分析”的普特融合教育五融共育路径。

接着,兰溪市曙光学校章俊校长带来了以《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干预》为主题的讲座,进一步厘清了指导中心的职能,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定义、心理特征、教育干预等几方面系统梳理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干预策略,为一线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可借鉴、可操作、可实行的治疗策略。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此次活动的小组研讨环节,各位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随班就读个案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集思广益,交流互鉴!研讨过程中老师们思维碰撞、百想齐思、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日常融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有待提高、语言表达不清晰等等,共同探讨更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下午,金华市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员陈晶晶老师以《以研提质,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融合教育优秀案例的写作》为主题,从概念、背景和意义、案例写作、案例拍摄、案例观摩和模拟四个方面,站在相关政策和理念的高度,以融合教育理念和理论为依据,以国家级融合教育案例为范本,从背景需求、主要思路、具体举措或实施过程、主要成效、实践反思等角度,深度剖析了融合教育案例写作的思路方法,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可迁移的写作范式,并通过实际案例的现场模拟,让参加老师对融合教育和案例写作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长。

最后,兰溪市教研室特教教研员童筱玲对此次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从学生的技能学习、终身适应和教师的专业引领、个人成长两个维度,强调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对于支持融合教育和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指出要深度推进融合教育工作发展,共谱兰溪市融合教育新篇章!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办好特殊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推进融合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用善意取代歧视,用关爱清除障碍,以爱为灯,向阳而生,行稳致远。让每朵花儿都有绽放的机会,共赴融合教育灿烂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