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8:3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近年来,兰溪市上华街道文化礼堂注重融合发展,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村基层文化站、农家书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纳入进来,使文化礼堂功能更全、服务更优、魅力更足,逐渐成为集理论宣讲、思想教育、文体娱乐、移风易俗、科普宣传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农村文化礼堂越来越成为培养党员干部、村民“文艺范儿”的沃土,百姓“生活美”进一步为美丽乡村“人文美”建设添力加码。
教礼堂美德,突出思想引导和道德教化,切实将文化礼堂打造成村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上华街道通过整合党员活动室、健身娱乐室、图书室、家宴中心、托养室、服务大厅等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思想引领等多种功能,实现“一站多用”,推进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各村还利用各种载体,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新时期的孝贤文化,树立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人人讲文明的好氛围。礼堂书屋专门开辟了“红色阅览角”,把党史书籍摆在显眼处,在老年活动室的电视上也播放各类主旋律影视作品,让红色氛围弥漫在礼堂的角角落落。在道德教化方面,通过开展最美人物、星级文明家庭等最美评选活动,推举身边“看得见、学得会”的榜样,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传礼堂文化,形成独具风格的特色品牌。从2022年起,上华街道21个农村文化礼堂已经连续2年举办“在校学生节假日主题宣教室”特色活动,利用主题宣教室开展读书分享、主题宣讲、习作漫画等活动,结合传统礼仪活动,让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学会亲圣贤、亲师长、亲友人,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走向成才。文化礼堂日常还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姓电影、送戏下乡等一系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反诈宣传等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群众来。每年,文化礼堂的百姓参与人次数达到两万余人次。
谋礼堂兴旺,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让思想理论真正被村民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用得着。上华街道注重培养“接地气”的群众文化队伍,涵盖舞蹈、器乐、合唱、乒乓球、篮球等,定期开展“我们艺起来”等群文活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同时,通过志愿队伍的建设,让文化礼堂更具人气,结合网格服务延伸触角,志愿队除了开展政策宣讲、入户宣传等,还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点亮心灯”特色品牌。
“红红火火的日子,有大红福字、吉祥对联才叫过年。”下余村村民王金龙开心地说。每到春节,在下余村文化礼堂,行知中小学、幼儿园的志愿者们现场挥毫泼墨,为村民送出了寓意喜庆、饱含美好祝福的对联和大红福字。
“文化礼堂是鲜活的,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互动中,文化和精神力量不断交融,我们文化文艺活品牌也因此进一步打响。”上华街道宣传委员冯燕子表示。新年,上华街道将依托文化礼堂,继续推出和完善各项文艺文化活动,开展各类丰富生动的文明实践活动,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此外,上华街道还有毛主席批示的上华合作社历史展览馆,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九大代表、全国四、五届人大代表的应卸根不仅成为了上华党员干部发扬敢为人先,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的标签和印记,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一年来,展览馆接待了前后30多次,近二千多党员干部、村民参观学习。上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文明润心·潮礼上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品牌的发布为起点,今后,上华街道将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上展现更多作为、更多特色、更多亮点,为推动上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