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
发布时间:2024-12-27 17:0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任务,围绕高水平建设“三支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着力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落实制度,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部署,制订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深化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讲法制度。通过局理论中心组学习强化法治教育,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等内容学习。二是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律师驻队制度。聘请律师事务所三名律师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参与我局重大决策、行政争议、重大合同等事项的审查指导,参与重大行政决定、行政诉讼案件讨论、出庭应诉等事项,持续加强公职律师培育工作。三是认真落实“三项”制度。持续推进事前、事中、事后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制度,将普通程序案件调查环节音像记录纳入案卷评查。我局普通程序行政执法案件处罚决定实现“持证”审核全覆盖——均由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处罚决定经法制审核后提交案件审核领导小组会审,由局行政负责人召集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工作,按规范程序做好备案报送工作。四是严格执行金华市局相关规定。包括《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试行)》、《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实施规则(试行)》,严格规范全局执法业务的职责履行,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确保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 (二)深化执法改革,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按照上级部署,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一是进一步推动改革机制完善。完成全市改革推进会议、市委主要领导改革调研、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等相关工作,健全完善乡镇长(街道主任)每周理执法机制、党委政府领导“双牵头”工作机制。推动组织召开专班例会14次,协调解决改革工作推进、改革难题解决,完成全市赋权事项实施“回头看”分析整改工作和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调整工作。二是进一步推动改革质效提升。加强执法计划统筹,制定全市跨部门行政检查计划,今年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指标中计划检查率保持100%,监管纠正率保持20%以上。牵头推进“亮码检查”,5月21日推行以来亮码检查率99.63%。推动部门乡镇街道通过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开展协查协办、联合会商、抄告抄送213起,响应率100%。扎实推进执法监管“一件事”,秸秆焚烧等3个“一件事”纳入省执法监管“一件事”实例汇编,数量全省第二;秸秆焚烧、渔业捕捞监管一件事列为标志性成果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展示,数量金华第一。重点推进建筑垃圾处置、宠物(犬类)等10个执法监管“一件事,探索废弃物循环利用监管一件事,完成了11个执法监管“一件事”重大需求分析。多个一件事相关做法在《兰溪信息》《金华日报》等刊登推广,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一件事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进一步推动改革服务增值。根据《兰溪市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率先落实规范涉企执法,在向违法企业制发《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送达《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实现“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闭环,有效破解涉企执法“重处罚、轻规谏”问题。同时,积极做好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持续优化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机制,通过“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核查、“零次跑”修复,已助力9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企业信用修复时效提高50%以上。 (三)强化执法主业,彰显执法力度温度 2024年以来,我局共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数18000余件,通过办实执法案件、做实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实现“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 我局始终以“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指导理念推进中心工作。一是市容管控有为有力。实施“潮汐摊位”新举措。根据摊贩“潮汐”特点,按照“化堵为疏、集中管理、助农便民”的原则,在老排岭市场等地科学设置“潮汐式”果蔬自产自销点,引导流动摊点就近入市经营,实现便民服务和城市管理双赢。截至目前,共在城区设置“潮汐摊位”6处。以“人工贴单+电子抓拍”相结合方式,处罚人行道机动车违停14171起。每周三常态化开展“一圈六方”文明商圈联合执法行动,交办并整改环卫保洁、停车秩序、占道堆放物料等各类问题140余处。定期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今年累计处理各类涉犬投诉举报92起,抓捕收容流浪犬、散养犬29只,办理未按规定养犬、未经登记在重点区域养犬案件18件。二是违建治理见实见效。以“坚决遏制新增、分块消化存量”为目标,结合网格化巡查巡控管理机制,采取“整治回头看”和“举一反三整治”等整治措施,靶向发力,开展存量违建序化整治工作。今年城区通过“老旧小区回头看”,乡镇通过空心村、农业设施用房整治等工作,共录入省应用场景违建拆除528处,拆除面积27余万平方米。三是污染防治纵深推进。加大对施工工地噪声污染的管控工作,在中高考期间组织开展“静音护考”专项整治行动,共发放《温馨提示》1000余份。加大秸秆禁焚巡查力度,严肃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全年共办理相关案件220起。同时,强化建筑垃圾管控,今年共开展工程渣土联合执法行动13次,办理相关案件119起。加快推进兰溪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编制,做好环保督察前期迎检及督察期间相关信访问题整改工作。 (四)建强执法队伍,推进执法规范化 一是注重执法能力提升。坚持“学法、用法、执法”同步,提升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全员揭榜认领,利用“周一夜学执法讲堂”,讲解高频执法指引19次;不定期召开“法制沙龙”、“执法论坛”,讨论重大疑难案件或重点执法领域问题20余次,将讨论成果整理汇编,完成执法典型案例汇编19个,以“执法建议”、“高频指引”等形式供一线执法队员参考。组织新进公务员开展执法证申领培训,组织法制员、法制人才库人员、专业中队人员开展每季度案卷评查,今年共组织线上评查10次,线下评查4期,梳理相关问题进行总结解答提升,编写案卷通报6期。二是严格规范行政裁量基准。参与修订《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实施细则(2024版)》,根据《金华市综合执法领域“包容免罚”清单(第一、二、三批)》,扎实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确保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准确适用法律规范,严格杜绝“类案不同罚,执法不公正”。三是推进基层队所规范化。完成金华市第二批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示范队创建申报工作,我市灵洞乡等六个乡镇(街道)入选培育,完成全市各乡镇(街道)街道指导规范化建设,推进上华等六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培育工作。 (五)优化公共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我局立足自身职能,谋实做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一是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今年共办结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4179件,其中行政许可1458件、行政备案224件、公共服务2914件。43项许可事项的掌办率和网办率均为100%。依托政务服务网平台,搭建执法局审批服务群、挖掘工作交流群,1对1预审材料,线下一次性提交、办结发证,实现全年审批零投诉。二是创新推进增值化改革。探索互动式执法机制,创新推出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出台相关文件,确定各单位联络人员,联合市政管办在“兰溪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公众号开通了相关企业预约功能,我局率先为渣土处置企业提供预约式指导服务,相关做法在《金华日报》刊登。积极响应“青年小店招牌焕新计划”公益项目,开展“打造‘门面担当’助力青年创业”专项服务行动。三是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办理建筑垃圾等特殊类型审批,安排专人提供预约服务,提前指导办事群众准备资料,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除必要材料外实行承诺制办理。企业只需通过“一次申请”,即可线上线下“一次联办”,办理结果“一次送达”,有效助力“少填少报少跑”、办理事项“快批快办快结”,以服务精准度来提高企业办事的满意度。 (六)广泛开展宣传,认真履行普法责任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日常执法过程中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律宣传教育,通过进校园、进村社、进商户,广场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市容管理、垃圾分类、犬类管理等法律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执法工作宣传、以案释法宣传,扩大群众对综合执法领域法律法规的知晓度,达到处罚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 二、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提升法治意识、规范法治行为为目标,围绕法治兰溪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较好完成了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强调严格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用好执法办案主业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开展,在市容管理、人行道车辆违停、城乡垃圾分类等领域持续加大力度,城市市容秩序得到极大改善。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在老旧小区改造、厂区违建治理等工作中,经常性现场调研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强调行政审批领域,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用好“网上办”、“掌上办”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联合执法检查,充分运用好包容审慎各项规定,寓服务于管理,为减少执法冲突,防范化解行政争议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执法规范建设还需加强。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指标作为“三个一号工程”县市区晾晒指标,从上级反馈看,还存在案件公示不规范、执法主体未区分、协同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风险,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还需加强。二是执法能力提升还需促进。执法队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对法律法规的适用和执行程序方面还需要更加严谨,执法水平有待提升,离将每一个执法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之标准还有距离。三是执法改革创新还需推进。在改革创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与先进县市区还有差距,改革经验特色工作做法总结不足,亮点不突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聚焦执法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在持续深化改革,开展改革工作“回头看”的基础上,全面摸清改革现状和问题底数,不断巩固改革成果,致力于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推动2025年“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熟定型。 (二)聚焦执法能力,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坚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持续推动执法流程标准化,注重提升行政执法形象。搭建多样化执法交流平台,分层次组织多元化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执法队员法治素养。积极开展案卷评查,以高频、多发、典型案例编制执法指引,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和执法水平。 (三)聚焦执法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金华市任务清单11个方面涉及我市的58项具体举措,谋深做实试点项目建设,健全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执法机制,持续推进检查计划和任务统筹、“预约式”指导服务、“三书同达”、罚后整改帮扶等重点工作。同时注重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坚持“小切口、大场景”,找准发力点,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法质效、改革攻坚突破一体推进、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