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三爱三立”思政教育经验登上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舞台

发布时间:2024-12-13  09:3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在福建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工作进展,交流经验做法,持续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兰溪“三爱三立”思政教育经验入选会议交流,并纳入会议宣传片展示宣传,再次走向全国。

近年来,兰溪深入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以“爱国爱党爱家乡 立德立功立言”(简称“三爱三立”)为中小学思政教育主题,以“打开校门办思政,协同创新促发展”为思政协同教育理念,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思政教育,成功打造“三爱三立”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兰溪样本。

思政教育目标一体化。以“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为理念,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体化的中小学1~12年级各学段“三爱三立”主题思政教育一体化培养目标体系。思政教育课程一体化。采取必修课程(基础性课程)与选修课程(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架构。做好思政课程育人,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做好思政课程研发,自主编写《素养与生活》《研学兰溪》等地方课程,开发各类思政教育校本课程106门,形成了多元化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

在校园日常活动中落实“三爱三立”。遵循“体验、领悟、内化、外显”的基本思路,以一体化协同育人为目标,做到校园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和实效化。上好开学第一课,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先进模范、知名乡贤等各领域先锋人物走进课堂当主讲,如:2020年4月,全市8万余名学子收到了陈薇院士的来信,推出了开学第一课《致敬逆行者》,获得热烈反响。在思政教育基地建设中贯彻“三爱三立”。深化“思政行走课堂活动”,设计“工业经济发展”“文化兰溪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城市变迁”“乡村振兴”等主题研学路线,建立80多个“思政行走课堂”。融合“联村导师”活动,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政大课堂”,把思政课送到房前屋后,实现思政教育离校离堂不离教。在校园文化品牌中彰显“三爱三立”。深挖兰溪特色文化,结合校园文化,成功打造“芥子园讲堂”“笠翁对韵”“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等30多个乡土文化育人品牌,形成72个特色思政课品牌,打造了“红船学院”“闪闪红星营”等11个红色文化育人项目。

搭建七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互联网”。建立了市委、宣传部、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育党总支、学校、乡村(社区)、家庭七位一体的思政协同教育管理网络体系。采取“八有四会”来保障,通过23个基地学校建设引领辐射,以点带面推进。  架起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同心桥”。创新开展“学校非思政学科教师进思政课堂、党政领导干部进思政课堂、社会优秀人士进思政课堂”的“三进”行动。近两年,我市聘请市、校两级校外思政教育辅导员860人,开展思政教育辅导活动6335次。建立思政育人“校外人才库”并颁发证书。打通校际思政教师交流的“高速路”。建立跨校区、跨队伍定期思政教育交流机制,每年组织思政教师开展一次网络思政授课培训,每两年开展一次“三爱三立”思政教育创新成果奖评比和思政教育精品课程评比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近300位优秀教师通过座谈会、视频等形式,分享教学心得。

下一步,兰溪市将认真贯彻本次交流会精神,强化“三爱三立”思政育人功能,进一步探索思政教育数字化改革,建设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带动兰溪中小学“三爱三立”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