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古城赋新能 云程发轫图新志——2024年兰溪市名师工作室导师素养提升高研班培训学习

发布时间:2024-10-23  15:5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云收夏色,叶染金黄,又是一年秋收冬藏。为拓宽视野、更新理念,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引领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19日,兰溪市名师工作室导师素养提升高研班在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扬州举行。40多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研修。他们倾听,觉察;顿悟,沉醉;反思,重构;坚守,追寻……

本次高研班开班仪式由浙师大马院陈敏君老师主持。项目负责人杨赛芳老师从高站位、高视野对所有学员提出殷切而中肯的建议,希望所有学员可以“内观自我”“广博世界”;兰溪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董旭军表示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希望所有学员能珍惜资源,利用好此次难得的研修机会,修身慎行,怀德自重;严于律己,多学多思,努力提升自我,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兰溪市进修学校管理班主任吴少成介绍了培训事宜和注意事项。

本次研修分成四大组,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确定了主持人、记录员、摄影师等人员分工。怀揣教育梦想的名师工作室导师们开始了他们的破茧蜕变之旅。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教研员黄元虎做题为《特色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影响与辐射》专题讲座。黄老师从“建立不断进阶的运行机制”“面向多个主体的学术影响”“形成不同区域的专业辐射”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将名优教师培养落到实处。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吴红漫老师做专题讲座——《教师的塑培行动从名师工作室开始》。吴老师从运行机制、工作目标、运行质态、特色场景、问题反思、理想愿景等六大方面跟学员们分享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作策略。

正高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彰有做主题讲座《名师工作室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李老师先是介绍了他主持的工作室建设成效,接着从立正确之观、有建设之念、顺时代之需、定发展之位、发驱动之力等共十二部分分享了引领策略。

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潘建明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砥砺共进,踔研创新——名师工作室深度发展的策略分析》。潘老师从工作室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谈起,准确定位工作室的功能,并结合“四新”改革的形势,结合典型案例将工作室如何转型、如何开展深度研修等内容娓娓道来。

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边永坚带来《教研论文写作的成功之道》的讲座。边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精心构思、规范行文到反复打磨三个层面,为全体参培人员详细而生动地揭示了教研论文的写作精髓,并引用众多案例证实好文章是怎样炼成的——多读、躬行、勤思、常写。

扬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恒富作了《省、国家级教研课题申报与成果提炼》的讲座。他从教学成果奖的内涵、特点、定位,到其表现要素、内容及功能,为我们深入剖析了教学成果奖的核心要义。同时以案例分析法就如何撰写成果文本给出了宝贵的实操建议。

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研修生、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大学教育硕士导师王雄作了《四类目标四种设计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探讨》的讲座。课程改革为何会有这么多乱象?为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罚抄?问题引发思考。王教授还一改抽象的理论讲授,通过手指游戏、创意写作等活动,让我们在体验感悟中理解真知,内化真知,真学真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场讲座对大家或有道术的启发,或有灵魂的拷问,或有思维的点拨,高研班的学员们现场探讨交流,与专家近距离地对话,发现他们研究之丰厚、思想之深邃、学识之广博和人格之光芒。

江南,文章灿烂;扬州,人杰地灵。在薛义荣校长引领下,我们有幸探访了这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扬州中学。步入树人堂校史馆,薛校长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们细细剖析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扬州中学“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进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和“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学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胡乔木、朱自清等就是其中的知名校友,还培养了51位院士,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吴良镛等,更有大批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

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熠熠生辉,一件件承载着丰富故事的实物展品静静伫立,它们如同时间的使者,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与历史名人对话。

随后,我们参观了充满未来感的物联网农场,每一寸土地、每一株作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学校对于创新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扬州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育人魅力。

云程发轫图新志,问道扬州正当时。经过五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交流,兰溪市名师工作室导师素养提升高研班培训圆满落下帷幕。结业仪式上,此次项目负责人杨赛芳书记进行总结,认为这是一次“三强”培训——导师阵容强大,培训过程强效,组织纪律性强。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边永坚教授寄语学员要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做好成长规划,上下求索,长足发展。之后,颁发学员结业证书。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学有所获,必将学以致用,追求学有所成。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学习是最美的遇见,行动是最美的风景。让我们融化思想上的坚冰,破解行动上的围城,磨砺成事的真本领,为工作室蓄能,为教育筑梦,引领、带动、辐射身边教师共同为全面振兴兰溪教育、打响“学在兰溪”品牌筑梦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