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规章制度
聚仁中学美术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4-10-11 14:5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课前准备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艺术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期(或学年)结合《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出《美术教案》和教学计划。

2.熟悉本节课教案,上课前必须检查各种教学用具如:颜料、教学绘画器材、相关美术资料等。并以身作则,课前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着美丽大方整洁,提前到达教室等待学生。

二.课堂教学

1.课前必须认真熟悉教材教案,作好充分准备,课堂上绝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和美术技巧的差错。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3.准确确定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条件确定重点、难点。

4.重视美术理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趣味性的合理结合,充分体现美术课特点。

5.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内容渗透相关的鉴定,表现创造美术与相关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等内容。

6.对所教内容的各个部分所占时间应安排恰当,处理好主体与支流的关系。

7.对新教学法运用恰当,不生搬硬套,善于创新与改革。

8.对教具运用自如,注意实际效果。

9.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清楚简洁、富有艺术感染,条理性强,用普通话教学。

10.遵守课堂纪律,在美术课中,师生均不得无故离开课堂,应按时下课,下课前教师要进行小结,然后宣布下课。

三.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作业,每节课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作业时间。

2.课外作业: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美术学科课后的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拓展美术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定期进行检查。

四.活动及辅导

1.拓展性课程:建立以美术为主体或以美术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认真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创作等综合能力。

2.课后辅导:依据学生美术活动训练的具体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活动。

五.教学评价

美术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美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美术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2.评价方式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采用

观察、谈话、提问、讨论、绘画、剪纸或制作手工作品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要通过不同渠道的评价获取改进美术教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但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以上教学常规要求,由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体艺教研组长巡视检查,对违纪现象记录在案。并作为根本工作评价、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