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规章制度
聚仁中学音乐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4-10-11 14:5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课前准备

1.音乐教师要认真研读“音乐新课程标准”,熟知各年级段不同学习领域和内容,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同年级段制定教学计划并授课。

2.音乐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并以身作则,课前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着美丽大方整洁,提前到达教室等待学生。

二.课堂常规

1.上课铃声响前进教室,调整好学生情绪,安静坐好。

2.以聆听、感受、体验、表现、创造为主线,突出音乐审美,了解相关文化,注重音乐实践,揭示音乐表现要素,挖掘音乐形象。

3.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讲解与启发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学会唱歌。

4.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正确学习音乐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6.教学中常用的基本训练有:

(1)音准练习。音乐属听觉艺术。培养学生的音准和听记能力,是提高音乐素质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按教材有计划结合各年级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从模唱音高到听辨音高,从旋律音程到和声音程,从听记单音到结合节奏,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

(2)节奏训练。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情绪的差别多半取决于节奏的变化,节奏训练的重要也由此可见。节奏训练,同样要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和“与情绪相结合”,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3)歌唱教学。自始至终地贯穿正确的发声要求,一般的步骤:

①范唱。在简介歌曲后进行范唱,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生兴趣和对该歌有完整的了解。可由录音来代替,教师有条件范唱效果更好,可以使教学更直观、亲切。

②熟悉和练唱歌词,可按词曲的节奏组合引导朗读,然后引入曲调唱歌词至熟练。

(4)欣赏教学。它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以及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求介绍生动精练,重点突出,把基点放在熟悉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上。

(5)德育渗透。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音乐的特征是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学是通过情感与音乐语言,使学生动之以情,感之以形,然后晓之以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音乐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音乐教学离开了思想性,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音乐教学过程是始终贯彻培养学生乐感的过程。各项基本训练应避免各不相关或孤立地进行,要有机结合它们的共同因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7)器乐进课堂。实践证明,结合音乐课堂学习简易乐器(如口琴、口风琴、竖笛等)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必须从全面培养学生出发,按教材施教。

三.学习评价

1.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四.作业形式:应包括课内与课外作业,书面完成与口头完成.自我练习,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五.课结束前,师生共同对本课堂进行小结讲评。

六.下课时,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走出教室。

七.课外指导: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拓展性课程,是课堂音乐教学的延伸与提高,教师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把音乐素质优良的学生组织起来,加以指导。通过合唱训练.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等形式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才能。

以上教学常规要求,由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体艺教研组长巡视检查,对违纪现象记录在案。并作为根本工作评价、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