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33793079K/2024-00163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4-01-0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4-01-05  19:3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以来,市文广旅游体育局对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抓手,扛旗争先、比学赶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搭建特色产业发展平台,融合发展有新生态。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推动年度66个在建文旅项目,1-11月完成投资额51.26亿元,完成率130.2%,其中“双百”项目越龙山旅游度假区投资进度完成187.8%,项目一期已部分开园;兰溪古城开发项目推进顺利,计划于年底开工;“金兰悦园”酒店综合体项目、兰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已列入省级“双百”在建储备库。对应年度招引任务,全市面上重点文旅招商项目15个,其中过会6个,正式签约4个, ,其中亿元以上2个。1-11月共有314个微改精提项目统计入库,总投资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14.3亿元,完成率95.3%。二是聚焦多元支撑,兰溪十八铺文旅市集列入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名单,游埠镇创成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镇、金华首家省5A级景区镇、入选省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培育名单,省级智慧景区创建通过验收,创成高等级旅游驿站2家,是金华地区获评高等级旅游驿站最多的县市。引入培育露营类、高空类、游娱类、涉水类等旅游新业态28个,年度新增越龙山漂流、地下长河管式滑道等16个。三是补强主体根基,激励全市文旅企业创新创优,指导世贸大饭店创金桂级品质饭店通过初评,指导手拉手旅行社制定四星级旅行社创评计划,引导世贸大饭店积极创评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塘里居积极创建银宿。市场主体培育方面,1-10月我市文旅市场主体增速23.91%,全市限上住宿业同比增长11.4%,限上餐饮业同比增长25.1%。     

2.深化培育文旅特色品牌,融合发展有新特质。一是文化特质逐步亮眼,“李渔文化”入选首批省级文化标识,“游埠早茶”“兰溪古商埠”“李渔故里”入选省文化基因解码优秀项目,李渔戏剧小镇入围首批全省优秀文化基因转化利用项目评选名单,“李渔文化标识”入围第二批浙江省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评选名单。先后完成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闭幕式、第十届浙中民营剧团表演赛优秀婺剧团展演等5场主题李渔文化活动,创新编排《李世民亲政》《状元与乞丐》等4个剧目,开展《李渔坝》百场巡演辐射群众142万人次。“解码千年文化,打造宋韵兰溪”被省社科联评为创新项目。婺剧《泗州城》获邀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1人被授予“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是兰溪婺剧演员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二是文物保护利用迭代更新,厘清各层级责任,制定下发、完善修订文物安全各类规章制度10余项,形成 “多跨协同”的高效治理体系。公布可供认养古建筑两批16处,梅江镇东源村郑氏宗祠已认养成功。优化调整文保员年龄结构、群体层次,率先成立51支558人的百姓护宝团。全面上线文物数字化平台。举办“溯源新思想 诸葛文保做法与乡村共同富裕”理论研讨会,发布兰溪、龙游、建德三地共建文物主题游径,诸葛文保做法获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省委书记易炼红、副省长胡伟等批示肯定。兰溪市博物馆入选首批金华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解码千年文化,打造宋韵兰溪”被省社科联评为创新项目。三是文旅IP出圈出彩,文旅IP宣传片亮相杭州凤起之光大屏,早茶文化11分钟亮相央视, “兰溪日子·有戏有味”入选2023年全省创建级文旅融合IP名单,获最佳策划传播二等奖、最佳网络人气奖。游埠古镇入选省主题漫游长廊游线站点,游埠-诸葛游线入选首批省共富风貌游线名单。邀请新东方文旅俞敏洪来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500万。开展走进集团—华数传媒、杭州滨江等专题推介,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30余场,全年发放文旅消费券291万元,拉动住餐消费908万元。1-10月,国内旅游总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45.4%,排金华第3,接待游客总人数307.6万人次,同比增长42.7%,排金华第3,连续5年入选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3.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融合发展有新抓手。一是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4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1个,其中文化圈和城市书房均超额完成110%任务数,顺利通过首批省级验收。新建农村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场地25个,新建环浙步道浙中环线41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2平方米。创成4家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宝丽徕古董相机博物馆被评为四星级乡村博物馆、曹聚仁事迹陈列馆被评为三星级乡村博物馆。二是创新打造文化惠民多个子品牌。推出“文化点单”机制,打造“早茶留味、晚茶余香”“渔你有约”“兰花草”户外朗读会等特色品牌,精准配送活动近600场、送书1.2万余册,文艺赋美演出800余场,惠及人次超540万人次(含线上)。三是活动赛事覆盖全年。推出2023“缤纷四季‘溪’欢你来”全年主题活动,举办诸葛樱花节、黄店赏花节、梅江紫荆花节等文旅活动40余次,举办第八届国际乡村马拉松赛、横渡兰江、2023环浙步道徒步大会暨第七届金华北山兰溪山地越野挑战赛、2023机关职工趣味运动会、万人演唱会、李渔文化周等系列大型赛事活动,推出摘星露营、文雅市集、文化演艺、文博看展等4大类“近”享时光系列产品。 

二、存在问题 

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名靠后。该项指标为年度指标,由各县市收集并上报前一年度测算基础数据,经省文旅厅审核后提供省统计部门统一测算后下发,下发时间为次年,目前尚未正式下发2021年度数据,未出计分细则,沿用的是2020年数据,占比4.9%,金华第9。经对接今年将启用2021年数据,占比为5.37%,金华第7。

原因分析:受限于兰溪的产业结构,总体占比偏低,且受文旅项目投资总额偏低、旅游特征企业缺少和文旅大型活动开展场次少三个短板因素制约,整体提升难度较大。

2.文旅项目实际投资额偏低。该指标与“双百”项目年度投资额挂钩,项目赋分较二季度提高了2分,目前为我市主要短板,截至目前,我市暂无项目入选“千项万亿”项目库,只有1个“双百”项目,三季度省第84,比二季度下降5位。原因分析:我市投资额整体偏低,越龙山项目前期开发建设投入较大,目前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并处于试运营,投入相对前期大幅减少。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加大市场“深融破圈”,扛起兰溪文旅IP大旗。一是加强统筹管理,利用文旅IP资源库、文化基因解码库,培育IP人才库、子IP孵化库,建立“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创建一批”的梯次推进工作机制,在“兰溪日子 有戏有味”的统领下形成品牌塑造合力。二是探索衍生模式,立足市场开拓,尝试开展品牌授权、跨界联名等方式探索文旅IP衍生模式,加快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在全产业链的衍生性上谋突破,争取列入省域示范IP行列。三是开拓全新市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中非交流对话为契机,积极对接金华市局、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为在校非洲留学生在兰进行观光旅游、人文交流等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打通“兰非”旅游市场,实现引进非洲及其他国家的客源入兰。四是建强宣推矩阵,立足宣推年轻化,重新拍摄文旅宣传片,重新制作画册、折页,策划成立青年旅行团并制造话题营销,深化新媒体运营,实现每季度至少一条阅读量10万+爆款。继续开展“走进国企”“走进高校”“走进景区”等活动,谋划多个大城市文旅IP推介会,打好“卫视宣传”牌,对接综艺、节目来兰拍摄,持续扩大文旅IP影响力,力争202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次增幅均达到15%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

二、抓牢项目“关键变量”,增强兰溪文旅发展动能。一是育珠入盘。对照现有旅游闲置资源,梳理玉石家居艺术博物馆、六洞山景区扩容提升、游埠古镇旅游开发、诸葛八卦村景区历史文化业态提升、黄大仙故里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越龙西城开发等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预估33.6亿元,争取千项万亿入库1个,双百项目入库2个。推进马涧穆澄源高端民宿、丰潮国际玉石文化智谷产业园、白露森邻club露营基地等项目落地开工,力争招引1-2个亿元以上文旅项目落地。二是亮珠造点。积极推动越龙西城招商扩容,力争2024年启动开发;飞鸿军事主题乐园项目正式对外营业;全力推进古城开发项目建设,发挥龙头“虹吸效应”。持续打磨诸葛—长乐文化旅游区、六洞山、游埠古镇、白露山休闲旅游区等“珍珠”,力争成为假日经济“爆款”。三是串珠成链。依托兰溪的文脉,联合建德、龙游打造“江南秘境 古迹寻踪”文物主题游径;依托兰溪的山脉,加快环浙步道建设,谋划开展定向越野、徒步毅行等赛事,承办好“9.9”重阳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浙江兰溪站);依托兰溪的水脉,谋划建设水上运动项目基地,开展水上电动冲浪板、龙舟等赛事。

三、紧追供需“动态平衡”,打造兰溪文旅特色产品。一是打造新业态。聚焦“文旅+农业”,在诸葛、游埠、黄店试点实施乡村文旅运营升级计划,引进创客、团队开发认养,力争成功认养开发1个村庄;探索村庄景区化发展新路径,争创1个金3A级景区村庄。聚焦“文旅+工业”,联动横店影视城发展“旅游+工业+影视”产业,并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聚焦“文旅+体育”,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全力争取申报马拉松银标赛事,争取创评1-2个体育产业项目,打造休闲体育运动示范地。二是推出新文创。立足“小巧、精致、有内涵”的定位,设计开发李渔系列文文创伴手礼,作为“兰溪日子 游戏有味”文旅大品牌下的主题产品进行推广。三是锻造新品牌。深化“瀫水记忆”非遗工坊创建,力争创建金华市级工坊3家、省级工坊2家。崭新推出早茶市集、闲情市集等特色市集。加大市民文化中心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打造沉浸式、景区化的文化场景,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创全省“景区化文化馆”品牌。

四、紧扣文化“核心命脉”,激活兰溪文旅内在特质。一是持续打造文化标识。对标“李渔文化标识地”打造,加快李渔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深化李渔戏剧研究院改革,完成1部以上李渔戏创作、移植、复排,办好“李渔文化周”、李渔戏剧汇闭幕式、《李渔坝》百场巡演等品牌活动,打好“李渔文化牌”。实施文艺精品“摘星”计划,力争1件文艺精品入围全国赛事或展演,3件文艺精品获省级奖项,完成至少1件婺剧新剧目创作,争取省艺术基金支持。二是深化文物活化利用。进一步健全文物认养机制,完善相关引导扶持政策,定期举行认养古建推介活动,新增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列入认养范围。推广复用“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诸葛文保做法,建设1-2家乡村博物馆,启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利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契机,摸清家底,为文物保护工作夯实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文体事业。迭代“兰花朵朵开”、“兰花草”、“渔”你有约文艺赋美等公共服务品牌,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培育1个省级文化强镇,争创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以上。启动省现代体育县创建。全力争取申报马拉松银标赛事。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12个以上。

五、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兰溪文旅治理效能。一是加强新业态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监管,摸清辖区内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数量,建立台账制度,坚持放管结合和包容审慎监管,强化经营单位剧本自审制度,明确经营底线红线,为剧本娱乐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推出许可证延续“无感审批”,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综合大数据等技术,对到期需延续的经营场所许可证“免证照、免材料、零跑腿”,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实现“无需申请自动办理”。三是加快应急广播建设,牵头完成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工作及全市所有行政村至少部署2路双向化终端,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至少部署1路双向化终端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