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51901053P/2024-00037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 成文日期:

    2024-01-0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4-01-03  14:2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金华市商务局的业务指导下,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商务经济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推动各项工作。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月,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11.6%,列金华第5;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63.6亿元,同比增长7.9%,并列金华第8;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1.8%,列金华第8。

2.外贸出口。1-10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4.09亿元,同比下降4.51%。其中,出口117.55亿元,同比下降6.43%;进口16.54亿元,同比增长11.8%。

3.网络零售额。1-10月,完成网络零售额40.7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6.8亿元。

4.境外投资备案额。1-10月,完成境外投资备案项目9个,投资备案总额2.24亿美元,完成金华下达2亿美元任务的112%。

5.实际利用外资。1-10月,实际利用外资1.1956亿美元,完成金华下达我市4000万美元任务的298.9%,同比增加231.56%,总量和完成率均为金华第1;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1749亿美元,占比98.27%,总量位列金华第1。

(二)亮点工作

1.助推民营企业深耕“地瓜经济”。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工程”,推动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11月,在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我市民营企业投资的印尼南亚齐红狮水泥项目、越南新越金属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4.74亿美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外投资企业46家,中方投资备案额47.39亿美元,近三年投资总额占金华80%以上。“地瓜经济”工作获副省长柯吉欣批示1次、金华市副市长阮刚辉批示2次。

2.完成省级成品油数字化改革试点建设。8月,我市“成品油零售经营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可为成品油零售企业提供经营资格审批(新建)、年检、变更、注撤销等一站式服务,并与市政务服务门户等进行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3.开通中欧班列“兰溪号”专列。8月22日,中欧班列“兰溪号”专列首发,开辟了兰溪制造“一带一路”陆路新通道。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央媒、省媒均作了集中宣传报道。前三季度,兰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6.79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34.73%,同比增长5.96%。

4.培育外贸发展新增长点。与金华海关深化合作交流,9月初,助力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获海关AEO高级认证,成为我市第二家获此殊荣企业。完成浙江锂威国际大客户认证,深圳锂威订单逐步转移到浙江锂威,为后续增长打下基础。立新珠宝首本50公斤黄金加工贸易进出口手册获批(杭州海关关区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企业),预计11月-12月能带动自营进出口5000万元以上,拉动全市进出口0.5个百分点。

5.用好展会平台拓市场抢订单。全年共组织97家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展位数185个,参展企业数、品牌展位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9家优秀企业获得36个品牌展位,参展企业众鑫环保获央视采访报道。组织2个政府团赴意大利、法国等国拓展市场,签订正式外贸合同4200万美元、6700万欧元。另外,还组织140家企业报名参加第6届进博会,组织102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

6.开展商贸特色品牌建设。积极指导各类商贸企业开展商贸品牌建设和荣誉申报,游埠古镇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特色商业街(区)试点,蓝之梦纺织荣获浙江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红狮能源已申报省级现代商贸流通业领跑者企业,康恩贝制药、凤凰化工等6家企业申报金华老字号评定。在金华地区首次发放二手车消费券,推动成立金华首家民营二手车交易平台,累计销售额达5312万元,拉动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增长3个百分点。

7.大力推动数字贸易与本地产业融合。推动电商进农村项目建设,建设完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227个,新增黄店镇和马涧镇两个镇级运营中心。整合物流资源,发展智慧配送,已建成市级共配中心并成功运营。培育“直播式”共富工坊5家,涉及珍珠、兰江蟹等本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外贸企业建立海外仓,目前已完成5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限上批零销售额增速放缓。批发业主要受红狮能源煤炭价格下跌影响,销量持续下滑,且缺乏大体量新增企业,政策兑现进度较慢;零售业受周边县市消费券力度较大影响,汽车消费数据外流,限下样本提升不到位,缺乏新增主体,增量较小。

2.出口增速排名下滑。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订单下滑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出口不足,传统产品出口走弱。属地外贸工作进展不平衡,经济开发区出口58.78亿元(占全市出口55.49%),同比下降11.45%,拉低全市外贸出口近7个百分点。

3.电商发展相对缓慢。缺少产业聚集度高的电商园区,未形成完整的电商发展生态链。本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难度大。电商总量仅列金华第8,与周边县市相比,电商总体规模差距较大,浦江是我市的2倍,义乌是我市的50倍。

4.外资项目储备不足。新设外资企业或增资企业数量不多,今年仅有思晋兰项目28.5万美元为实际新增,可留存明年报送。无论从外资任务总额还是同比增幅看,明年实际利用外资压力巨大。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实干争先,再创辉煌”要求,以提高兰溪商务辨识度、开放度、贡献度为目标,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以“三个更加”“四个立足”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深化商务改革,努力推动兰溪商务创新突破发展,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贡献商务担当。

(二)奋斗目标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批发业增速10%以上,零售业增速12%以上;出口增速5%以上;网络零售额50亿元以上,增速5%以上。

(三)工作要求

1.注重“三个更加”。

一是更加注重稳字当头。在稳住消费回暖势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兰溪商务贡献度。

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对表金华,促进商务发展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效益提升,提高兰溪商务辨识度。

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立足金华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兰溪商务开放度。

2.坚持“四个立足”。

一是立足市场扩内需。一方面,用足用好市场优势。去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恢复和扩大需求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既要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也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二是立足共富惠民生。要坚持商务为民,推动稳增长、稳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实施“数商兴农”,加快电子商务进乡村,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字成为新农资,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新突破。要促进城乡融合,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立足创新求突破。通过做大招商平台、拓宽引资渠道、引进大好高项目,在利用外资提质增量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培育出口基地、创建出口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营造通关环境,在做大做强对外贸易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商业服务网点、提升改造农村流通网络、大力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在市场建设提档升级上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制订完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项目建设等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发挥政策督导激励作用,在主要指标克服短板上实现创新突破。 

四是立足初心抓服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梳理完善服务事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落实领导挂钩企业制度,组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业化服务团队,为消费主体、投资主体、市场主体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

(四)主要任务

1.抓消费活市场。重视主体培育,加大优质商贸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推进加油站、总部企业、工贸分离、电商企业等数据入统。开展多形式促消活动,支持部门、乡镇街道、协会举办美食、文娱、夜间消费等活动,着力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消费业态。鼓励商贸企业评优创牌,开展省级商贸试点、荣誉申报,争取各类试点培育名单不少于1家。推进市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做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以稳收节支工作为契机,力争从整体上推动成品油零售体系建设的完善。   

2.抓外贸促开放。持续优化贸易服务,发挥现有外经贸扶持政策,围绕重大开放平台、重点外贸产业、新型发展方式等,加大拓市场、国际营销、金融支持等多方支持。鼓励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实现外贸数据回归。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引力度,如外综服企业,提高采购本地出口产品比重。建设开放型主体培育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加快转型步伐。积极参与省丝路护航新三年计划,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努力培育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3.抓电商谋创新。进一步优化电商招商政策,为电商项目量身定做“一企一策”。加快招引和建设电商园区,加速推进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培育“直播式”共富工坊,推动本地农特产品与电商直播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挖掘外贸新增长点。大力优化营商软环境,配合市场监管局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广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

4.抓粮安助共富。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及市级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切实抓好粮食购销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体系,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做好粮食监管工作,按照规定对粮库进行月度安全生产检查,季度“一符四无”检查,保质保量通过政策性粮库存检查。做好资产点维修、出租工作,充分利用所属资产服务商务工作。

(五)开展“五大行动”

一是强化引领促实干行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实干争先,大力实施“红领兰溪”党建品牌打造专项行动,以“红色赋能兴兰商,四海商机达三江”为主题,立足商务重点职能工作,紧盯主要经济指标,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优化亲清政商关系,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持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力度培养年轻干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是拓展市场固基础行动。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持续深耕“地瓜经济”,聚焦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加快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改善消费条件,做旺消费场景、做热消费氛围、做强消费市场,全面提升商贸营商环境。着力补齐供给短板,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服务传统消费、推进市域商业体系、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商贸市场主体建设上夯实基础。聚焦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千方百计稳住国际贸易伙伴基本盘,千方百计稳住兰溪特色出口商品基本盘。

三是聚焦短板求突破行动。着眼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在培育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平台上求突破,在强化商贸领域绿色化发展、推进数字商务赋能上求突破,在做强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上求破。着眼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上求突破,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上求突破,在吸引和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宽领域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上求突破。

四是防范风险守底线行动。进一步统筹商务发展与安全,完善商务领域风险防控体系。推进贸易政策合规和公平竞争审查,清理排除违反国际经贸规则风险。推进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指导企业妥善应对进出口风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防范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防范商务领域廉政风险,筑牢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流程廉政防线。

五是提振消费打硬仗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立足商务职能,直面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消费外溢、大宗消费不振等诸多困难挑战,全面开展商贸领域助企暖企活动,以更密集的政策供给、更密集的一线督战、更密集的氛围营造,全力打好、打赢消费恢复与提振这场硬仗,努力实现2024“全年红”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