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09:0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
家庭教育同样是兰溪持续加强家校协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发力点。2023年8月23日,兰溪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成立仪式在兰溪市振兴小学举行,这是兰溪在凝聚专家力量和社会机构力量,共同推进兰溪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引导家长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建家校育人共同体的重要一步。
兰溪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益民为成立仪式致辞,他表示,兰溪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将按照“统筹规划、递进培养、梯次接续”的原则,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培养全体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并由此带动兰溪家长综合能力提升。推进创建“家庭教育名校集群工程”,联动实施“家庭教育名师工程”、“家校共育智慧工程”,引领全市家庭教育的新一轮提升与发展,从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兰溪品质”的家庭教育品牌。
仪式后,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李西顺教授带来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第一课:《家校社共育从心开始》。
李教授向大家阐述了教师和家长都应避免三种⼼态“教人之心”、“救人之心”和“胜人之心”。家庭教育是一种基于情感结构的共育结构。李教授温馨提示,作为父母要避免和孩子讲大道理,不顾孩子的感受,以“牺牲者的心态”道德绑架孩子等问题,避免成为控制性,放任型,贿赂型的家长。
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做幸福且智慧的父母呢?李教授送给在座老师们四个锦囊:老师或家长不要忽略自⼰的内心小孩,区分两类语⾔,非暴⼒沟通,“情感联结”的“磁场共在”,打通师生、家庭沟通隔阂,构建值得信任的交流关系。
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家校共育与少儿习惯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王大龙带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第二课——《兰溪市“心学习 慧沟通 悦成长”报告》。
王老师从亲子沟通及师生沟通的误区开始,就说教、上下级、本位主义、比较、忽略、溺爱等方向结合个人案例进行分享。同时,王老师还提出了“正面鼓励四段论”、“失败挫折五段论”、“有效倾听六段论”等解决策略,帮助老师们在日常沟通中,更加有效的进行家校互动,更好的理解和帮助孩子。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语言打开了教师的视野,让老师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去关注孩子,理解孩子,从而更有效的帮助孩子。
下一步,兰溪将依托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拓展各领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提升家庭教育服务质量,更多更好更广泛地满足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期待和需要,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