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79391120W/2023-105856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土地整治项目专项债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 发布机构:

    马涧镇网格员

  • 发文字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土地整治项目专项债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3-06-29 10:4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

2017 年以来,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8〕10 号)、《关于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浙土资规〔2018〕9 号),提出到2020 年,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改进和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分类管理,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2018 年 1 月,兰溪市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进一步做好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实施集中连片的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的新目标,明确种植补助等一系列资金政策。

2.主要内容

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4709.56亩,其中垦造耕地面积1541.46亩;旱改水质量提升面积610.46亩。项目建成后新增水田总面积2101.80亩(直接垦造新增水田面积1504.75亩,旱改水提升新增水田面积597.05亩)。

项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建设内容。该项目静态总投资为39381.8773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财政预算安排。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从2022年10月初至2023年10月底。

    3.项目绩效目标

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提升,有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

4.目前严宅项目共申请专项宅21500万元,项目资本金2000万,其中已支付政策处理费5114万元,工程进度款16242万元,第三方服务费2144万元。

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深入了解和掌握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情况,分析资金绩效及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本次评价的对象为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

2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评价以《浙江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和《浙江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提纲》为基础和参考,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项目决策阶段,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讨论决策。项目立项批复完整, 项目完成勘察、设计、开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情况按相关规范流程进行,项目符合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和方向,项目绩效目标在2022年度进行申报。在管理方面,实行专款专用,并按照实际工程进度使用工程款。在产出方面,目前项目在处理在实施阶段。在效益方面,需要待工程投产后才能反映。

(评分表详见附件1)

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22年1月5日批复(兰农审【2022】2号),目前初步设计及概算由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并于2022年5月20日经兰溪市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审查并出具审核意见(兰财审【2022】71号)。根据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严宅项目专项债,实行专款专用,并按照实际工程进度使用工程款。集团能有效把控项目资金监督与使用。并督促顺达公司增加施工机械人员,确保按照上报施工计划完成工程量。

现场进度管理,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工期倒排计划,现场各参建方对每日进度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议分析进度情况,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项目产出情况;

      目前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未产生土地指标

(四)项目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指标: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业就业机会。通过推进区域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良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为后期连片流转奠定基础。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新增水田指标,对兰溪市“十四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占补平衡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效益指标:项目区新建了沟渠、农田道路,通过机械化劳作,大大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对社会增加物质财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实现兰溪市耕地占补平衡打下了基础。

生态效益指标: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项目通过建设农田林网,大大改善农田小气候,净化了空气。通过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对农田、水污染大为减少。

可持续影响指标:完善农业结构,提升农田质量。增加土地储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主要经验、做法及有关建议

目前,我市土地整治开发正处于关键时期,项目后期管护方面已遇到瓶颈,项目积累个数越来越多,管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在大力建设新项目的同时,做好老项目的后期管护,提前谋划好新验收项目的后期运营,农村土地整治开发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正当其时。

施工和管护一体化,能够在管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在施工时考虑后期管护需要,工程建设更加满足运营管护需求。后期管理制度、人员、技术有所提高,解决了乡镇作为管护责任单位时的种粮大户缺乏、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少、管护不到位的问题。

运营管护,由原先只做项目实施,改革成从项目立项前期、实施至后期管护,补足后期管护短板。形成一个闭合的农村土地整治开发全生命周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