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33793079K/2023-104839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3-05-1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旅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3-05-16  11:0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兰溪市文广旅游体育局对标“两个先行”,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等重大主题,锚定“扛旗争先、改革赋能”的发展定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谱写“文雅兰溪”新篇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2年全市在建文旅项目55个,总投资162.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30.96亿元,1-12月项目总投资额32.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5.07%。97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总投资3.32亿元,年计划投资额3.32亿元,1-12月完成投资额3.5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额105.4%。1-12月限上住宿业营业额6645.6万元,同比增长19.11%,预计增速排名金华地区第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91亿元,同比增长2.95%,预计增速排名金华地区第9。1-11月共接待游客23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7亿元。

二、特色亮点

1.一个事项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锤炼诸葛古村落保护利用模式,在“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全省县市区”分类中,获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2.兰溪连续4年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根据第四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显示,兰溪位列榜单第26,位列全省第16、金华第4。

3.文物数字化项目争先创优成效明显。迭代推进文物数字化智治,“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管理一件事”相继入选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省数字文化系统首批优秀应用。建设设想和改革路径得到省文物局杨建武厅长高度肯定。

4.五项工作获得领导批示。一是“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兰溪市诸葛“智圣”文化挖掘古村落保护利用模式获得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二是践行文旅共融、农旅共进,诸葛村保护开发探索乡村“共富”工作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专报采用,得到副省长成岳冲、金华市长邢志宏批示肯定;三是“农旅融合创业富民,促进杨梅产业融合发展”得到省委常委、副省长徐文光批示肯定,并全省交流;四是聚焦双减工作,《兰溪市精准施策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被《浙江政务信息(专报)》第30期采用,得到副省长成岳冲批示;五是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被金华市府办专报采用,得到副市长庄凌飞批示肯定。

5.一项工作入选典型案例。创新开展“兰花花儿开”艺术普及进校园活动,作为金华唯一成功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6.共富工作卓有成效。游埠早茶、诸葛保护开发2项实践案例登上首批“金华文旅共富榜”。

三、主要工作

(一)“兰花花开”创品牌,精神共富惠全民。创新“兰花花儿开”活动载体,拓展全民艺术普及供给渠道,受惠群众达78万余人次。“文化五送”完成送书下乡15438册、送电影4500场、送戏下乡200场、展览和培训讲座共计420场,受惠群众达200万余人次。实现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全覆盖,e家书房进礼堂、社区319家。市民文化中心(文化馆)提升改建工程全面施工,2022年度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提前完工。“李渔文化”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3个项目获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优秀项目。策划“国宝密山棉毯回家特展”和“宋代壁画墓和棉毯学术研讨会”,举办“八婺宋韵·金熠银辉——金华地区馆藏金银器精品展”等16场专题宋韵文化宣推活动。

(二)文旅融合深推进,“兰溪日子”获关注。深化全域旅游建设,扬子江公园旅游驿站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首批三级旅游驿站。丰富文旅业态布局,围绕古城古镇、美食传承、潮流新生、全时社交、亲子时光、旅居体验等6大主题,以“游、宴、购、演、娱、宿”为主要发力点,通过区域功能分型定制、业态互补、组团发力,引领消费升级。加大文旅IP出圈,从乡愁触角,推出“你好!兰溪”系列视频,以小切口入手,唤起心底记忆,全网阅读量三天破百万;“非遗烫画”亮相央视“诗词大会”,一天阅读量破25万。携手头部媒体,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记住乡愁》等,媒体热度飙升,全省文旅融媒指数排名前15。兰江水上游等4条入选省“诗路精品旅游线路”,“大美兰溪浪漫四季”入选2022年“浙里田园”精品线路。

(三)“全员护宝”管长效,“人人共享”激活力。坚持“整体保护、合理利用”,打造全民护宝机制,构建村民自治保护的“国保护卫队”,诸葛八卦村全国重点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工程已完成33幢房屋立项修缮,出台相关理论成果9项,初步通过省文物局初审和肯定;皂洞口考古全面进场,完成调查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现石器可变器形的陶器,烧土等遗物20多处。

(四)助企纾困快准实,稳进提质有突破。联合发改等部门出台《加大旅游业支持力度政策实施政策细则》等纾困政策,兑现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014.38万元,惠及企业175家次;持续推进金华人游兰溪活动,接待旅游团264个,引流游客2.74万人次,组织人次、兑现金额、兑现效率均排金华市第1;发放74.24万元住餐消费券和300万元文旅消费券,取得1:3.5的迭加效应,有效提振旅游消费信心。

(五)全民健身稳推进,“幸福指数”有攀升。圆满完成省运赛事任务,成功省运会摔跤、柔道及火炬传递兰溪站活动,完成金牌任务31枚,完成目标147.6%;完成12个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建成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百姓健身房9个,金华地区首批次完成年度场地建设面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实现2.75㎡;以“省运”为契机,建设28个氛围项目,落地21个景观小品,形成一批体旅融合“网红”打卡地;2022浙江兰溪第七届乡村马拉松赛事于10月30日顺利开跑。四、存在问题

(一)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评估中,均衡发展6和创新发展两项指标全省排位靠后。全民艺术普及率71.3%,金华第7,全省第76;公共文化满意率78.49%,金华第7,全省第52。

(二)文旅项目缺芯少核。兰溪文旅项目总体呈现重大特大项目少、关连度低、引领性弱、投资结构不合理、发展活力欠缺等特征,项目低小散弱问题比较突出。

(三)文旅产业贡献偏低。兰溪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以制造业为主,文旅项目市场份额占比小,金华地区排名靠后。从近三年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来看,低于金华市平均占比2-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贡献度偏低。

五、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兰溪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兰溪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要求,持续迸发“文旅兴兰”的昂扬激情,推进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文旅事业“优”“雅”繁荣,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谱好曲、唱好歌、添好彩。

(一)加大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力度。一是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力打造文艺精品,持续打磨能有效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较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扛鼎之作。二是围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馆改造提升和李渔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建设,高质量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对应“文艺星火赋美”工程,进一步完善全民艺术普及生态圈。三是围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打造“重要窗口”新时代文化标识,深入开展市域文化基因解码,推进文明探源实证工程、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促进国际文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兰溪元素。

(二)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一是围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谋划推进文化和旅游“双百”重大项目,实施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为经济稳进提质和全域文化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延伸文旅IP价值,研制推出系列周边产品,实现品牌落地。三是深化“一城三带”旅游空间提升,提升旅游品牌价值,谋划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爆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拓展“李渔剧场”商演模式。

(三)加大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力度。积极探索“保护底牌、打响品牌、形成王牌”三步走思路,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现存文物保护点位实施动态保护和利用,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纳入修缮保护范围,无利用价值或已消亡的点位实行动态退出机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迭代“全员护宝”做法,深化“百姓护宝团”建设,积极推进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人人都是文保员”文物保护诸葛模式20周年纪念活动。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力度,利用文物建筑开设民宿酒店、乡村生态博物馆等,推出文物鉴宝大会等活动,让文物在群众身边“活”起来。

(四)加大全民健身能级提升力度。纵深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聚焦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和提升,落地规划建设要求,持续推动“15分钟健身圈”向“10分钟健身圈”迈进。全力争创体育产业省级品牌。积极谋篇后省运文章,推进百凤林越野基地、白露山运动休闲基地建设,引进水上运动项目,扶持兰溪捷克运动器材公司等体育类企业发展,争取实现兰溪体育产业省级品牌零突破。持续做强体育精品赛事。着力打造“兰马”品牌,做优做强浙江兰溪第八届乡村马拉松赛事。重启横渡兰江活动,全面展示兰溪五水共治成果。创新体育活动形式,组织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暨全市群众体育大会活动,烘托兰溪全民健身氛围,助力兰溪发展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