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千里财护航 钱随人走达四方!浙江省出台《“钱随人走”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发布时间:2023-03-22 10:4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印发《“钱随人走”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支付分配的合理性和精准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改革要点在哪里?具体如何实现目标,快跟财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改革背景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促进我省流动人口增长较快,流动人口在为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带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由于各地财力状况不尽相同,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对流动人口的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公平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现行部分转移支付在分配测算时未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因素,也需要在制度上进行进一步优化。针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多次在相关文件中作出决策部署。

为逐步解决上述问题、以更精准的财力保障和更有效的制度支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财政扎实推进“钱随人走”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要求,初步构建体系化、集成化的制度体系,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支付制度,打造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转移支付政策体系,通过更加精准的转移支付调节,实现更加均衡的财力保障,提供更加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实现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推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浙江样本。

改革路径

聚焦什么“钱”:以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划分,分类确定资金项目

梳理公民生存、健康和发展等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的11类公共服务领域、95项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结合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属性,确定纳入“钱随人走”制度改革的转移支付项目清单。

聚焦什么“人”:以基本公共服务对象划分,分人实现精准挂钩

对纳入“钱随人走”制度改革的领域,按照服务对象和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群相适应的要求,根据各领域服务对象的属性以及改革进度,实施分类改革,推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与基本公共服务对象精准挂钩。同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服务对象人数清算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员信息监测跟踪机制,确保资金分配更加客观公平。

聚焦怎么“走”:以支出成本关联度划分,分步优化资金分配

对纳入改革的转移支付项目,在省级承担财政事权并明确支出责任分担比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服务对象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和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情况,根据支出成本与流动人口的关联程度,分步调整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

聚焦“谁”来改: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分级确定改革主体

进一步明确“钱随人走”制度改革的分级实施主体,分层级有序推进改革。省级重点对属于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省级委托市县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开展改革试点,相应深化省以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并统筹协调市县改革过程中涉及跨地区的事务;市县参照省级改革模式,负责市域、县域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钱随人走”制度改革。

改革框架

建立健全“钱随人走”“1+X+N”政策体系,构建相应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打造数字化应用,发挥集成效应、形成改革合力。

“1”是指《“钱随人走”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分领域的“钱随人走”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提供指导性思路和意见。

“X”是指围绕《实施意见》中的改革工作任务,研究制定“X”项配套制度,为《实施意见》提供政策依据支撑,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标准管理制度、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制度、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力保障机制。后期,还将根据改革实践的需要增加相关基础性制度。

“N”是指出台或修订N个领域的“钱随人走”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以加强和规范各领域“钱随人走”转移支付资金管理。

改革亮点

系统性谋划 探索一批制度改革

形成“1+X+N”的“钱随人走”政策体系,不仅仅是单项或分散的两三项制度,而是系统化、集成化推进改革,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浙江样本。

协同化推进 完善一批转移支付制度

分领域修订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构建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均衡度、增强基层流动人口获得感。

数字化引领 创新一批“财政大脑”应用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建立相对公平的可量化算法模型,支撑“财政大脑”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助推“钱随人走”制度改革智能化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