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浙江将提升这方面攻关能力

发布时间:2023-03-22 10:3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按照“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坚决有力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等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业新品种选育攻关能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近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印发《浙江省“十四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总体实施方案》。

实施目标

到2025年,收集保存各类种质资源4000份以上,鉴定挖掘与优良性状相关基因200个以上,创制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育种新材料(品系)600份以上,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标准(规程)160项以上,育成各类动植物新品种(品系)200个以上。

建立新品种繁育基地80个以上,省内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500万亩以上,培育扶持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种业企业20~30家。

“十四五”育种专项围绕水稻、旱粮两大战略产业和蔬菜、果品、茶树、畜禽、水产、林木、花卉、蚕桑、食用菌、中药材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展开。

品种研发、技术提升、人才培育......此次《实施方案》围绕六个方面开展重点任务工作,具体内容一起来了解~

构建完善种质资源库

夯实品种研发创新基础条件

利用浙江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与创制等研究。

针对浙江主要育成品种(品系)和重要种质资源,全面系统精准采集动植物种质资源表型信息,整合种质表型、基因型、功能标记和DNA指纹图谱等信息,构建浙江省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加强前沿性育种技术研究

提高育种效率

以高效育种创新为目标,重点开展优异基因挖掘、表型精准鉴定、现代高效分子育种及细胞育种等技术研究,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加强表型精准鉴定技术研究,针对品质、抗病、抗逆、丰产、耐贮运等重要性状,研究建立高通量、智能化表型信息采集技术。  建立高效遗传转化及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和技术平台,优化完善分子育种关联技术体系,挖掘与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开发育种专用SNP芯片,建立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

选育一批优良新品种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围绕保障优良品种的自主可控,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丰产、优质、特色、宜机、绿色、专用等动植物新品种。

加强优质特色新品种选育,针对浙江农业产业特点和市场消费习惯,选育一批品质优良、特色明显、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加强进口替代新品种选育,对标国(境)外进口品种,培育一批综合性状与进口品种相当、其中1-2个性状优于进口品种,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品系)。

加强宜机化品种选育,加快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机器换人”升级步伐;加强绿色生态新品种选育,重点选育一批环境友好型(抗病虫、抗逆)新品种。

完善新品种相关配套技术体系

加快示范推广

开展高效制种技术、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种子种苗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和繁殖基地,加强繁育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研究建立与育成品种配套的产品优质、生态高效种养殖技术,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和新品种推广能力。

建立种业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梯队建设

加强协作组人才队伍建设,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部门和龙头企业等组成协作组,协作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通过“传帮带”持续培优扶强,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的育种队伍,夯实育种科研“第一资源”。

大力引进国内外种业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做大做强高成长种业企业人才队伍,培养符合研发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新时代新型种业人才。

加强现代种业企业培育

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盟。引导种业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支持种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育种科研实力和产业综合影响力。

《方案》明确,要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

对于专项实施过程采取“前启动+后补助”的资助模式,通过“前启动”的方式稳定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开展育种理论、方法、技术、材料及配套种养技术等公益性、基础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研究;  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后补助”的方式对育种团队在育种理论、育种材料、育种技术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性科研经费补助。

加强部门协作,统筹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和省级农口管理部门间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形成种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产业链工作体系。

加强整体部署,结合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组建12个育种协作组,实行牵头单位+首席专家负责制,集聚整合全省优势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推广部门和种业企业联合攻关,合力布局项目课题。

加强分类绩效评价,对不同类型协作组落实日常考察、年度执行报告、中期绩效评估和期满绩效评价等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植物新品种的鉴定和保护制度,加大品种权执法力度,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