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雕刻应犹在 清正家风传百年

发布日期: 2023- 03- 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南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风光秀丽,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南浔古镇的乡贤名士,历来重视家风文化的世代传承。“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丝商巨贾不仅建造了各式各样的豪门名宅、江南园林,还将家风良训融合到了自己的宅邸之中,雕刻在门楼之上。

图片 2.png

图为南浔古镇主出入口门楼

  这些砖雕门楼上都刻有寓意深远、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图案,且有醒目题词。这些题词有的源于古代典故,有的是名人格言警句,有的是主人治家报国的座右铭,言简意深,内涵丰厚,寄托了主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追求、治家宗旨等,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主人对家庭和后代的企盼、祝愿及训导、警示。正是这样的清正家风滋养了南浔一代代的后人,历经百年沧桑,营造了如今清新美好的现代南浔。

图片 1.png

图为南浔古镇小莲庄的“乐善好施”门楼

  刘镛是南浔“四象”之首,他白手起家,凭着勤劳和智慧富甲一方。同时他也善于处世,热心社会公益。1869年浙江大水,湖州受灾尤重,刘镛筹金数万,雇船向芜湖购米万石,赈济平粜,人心大定。他的事迹也受到清廷褒奖,特恩准其在家庙中建积善牌坊,赐“乐善好施”题词。正是受刘家崇廉修身、积德行善、造福桑梓的家规家训影响,在中国近现代的风云变幻中,刘家几代人崇廉修身、诚信经商,为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3.png

图为张石铭旧居的“竹苞松茂”门楼

  张石铭是南浔“四象”之张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商方面可谓是大有作为,不仅仅继承、吸收了祖父张颂贤的经商之道与为人之道,而且在开拓外海贸易等领域方面走在了江浙一带丝商的前列。张石铭旧居正大厅腰门的门额上则雕刻着“竹苞松茂”四个字,指竹子繁盛茂密,松叶历冬不凋,寓意坚固繁盛,也警示后人要像竹子、松树一般坚韧,才能基业稳固、四季常青。

图片 4.png

图为庞家旧宅的“世泽遗安”门楼

  南浔“四象”之一的庞家发家致富后,依旧牢记“德”“善”的家训家风,抗日战争前,凡穷苦人家无钱赎药的,可到账房里讨个“经折”,便可以到庞家开设的庞滋德国药店赎药,记上一笔,分文不收,这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庞家后人和当地百姓。“树德莫如滋,唯善以为宝”至今完好地保留在庞家旧宅里,也深深地影响着庞家后人,促使庞家几代人都积极投身教育、卫生、慈善等公益事业,并在当地形成一种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图片 5.png

图为书蘋奖学金纪念馆前的“得渚社会 还渚社会”门楼

  南浔“四象”之一顾家第四代中最杰出的人物是顾乾麟,因创办中国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叔蘋奖学金”而名扬中外。顾乾麟靠自己十余年打拼重振家业后,决定继承父亲顾叔蘋“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以父亲的名字创立“叔蘋奖学金”,对优秀但贫困的学子给予帮扶,帮助其完成学业,报效国家。顾乾麟崇文重教的家训家风也对子孙后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人在社会医疗、科研、金融等领域都作出了诸多贡献。

图片 6.png

图为金宅的“心地芝兰”门楼

  南浔金氏是南浔“八牛”之一,金桐则是金家事业的开创者,清咸丰年间,他便开设协隆丝栈和金嘉纪丝行,与洋人贸易,因恪守信誉而受到外商青睐,很快便积累了大量财富。发家后他回到南浔,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下了“读书先立品,勿汲汲于功名”的家训。并在金家砖雕门楼上,镌刻上“心地芝兰”“永建乃家”“慎乃俭德”等四字箴言,以示做人以德为本、以俭为荣、以心为善的儒家思想,用来警示家族代代相传。

图片 7.png

图为邱宅的“唯适之安”门楼

  作为南浔“八牛”之一,南浔邱家在邱仙槎的手中靠辑里湖丝积累起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很快邱家后人便把眼光瞄向房地产与金融行业,并在1918年收购了上海新世界游艺场,后大兴改革,让“新世界”一跃成为上海娱乐业的一面旗帜。而邱家“唯适之安”“惇厚仁义传家久”的家风家训,也在训导、警示后人,为人处事要谨记“惇”与“仁”,要知足常乐,其后人也在科技、医学、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经历百年风雨,不少当年的门楼已经破损,甚至消失,但所幸南浔的老家风依然清晰可见,那些传承和弘扬家训家风的精神仍绵延不绝。如今,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优良家风的宝贵遗存,重拾这份传统精神力量,充分激发“最美家风”的乘数效应,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