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10931049759/2023-110571
《兰溪纺织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12-27 16:5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年)》《浙江省现代纺织产业链提升方案》和《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打造标志性、高能级现代产业链上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加快巩固、提升、发展兰溪市纺织产业链,努力把兰溪打造成纺织产业输出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先进制造地,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原则总体思路
——立足兰溪、打造特色。基于兰溪纺织产业现状、产业链结构及产业集聚区发展特点,重点关注棉纱、棉布、牛仔布、服装服饰产品,立足兰溪实际挖掘标准研制需求,为兰溪纺织产业品质控制和品牌提升做好标准支撑。
——对标国际、创新引领。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国家、浙江省战略部署,将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数字化转型等因素充分吸纳,抢占标准制高点,树立行业标杆。
——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与现有标准化工作基础相协调,与纺织产业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体系配套衔接。建立健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各级标技委、技术机构、消费者代表等共同参与、联动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二、体系内容
(一)标准体系结构
兰溪纺织产业标准体系共包含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智能制造标准和绿色生态标准4个层级,具体如图1所示。基础通用标准是纺织标准体系的基石保障和评价手段,包括基础性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纺织产品标准包括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纱(线)、本色布、印染布、植物染、床上用品、日用品、服装服饰等品类的标准;智能制造是兰溪纺织业提质增效和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主要包括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绿色生态是兰溪纺织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图1兰溪纺织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二)具体内容
在对国内外标准梳理和国际纺织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兰溪纺织产业实际,提出了各标准子体系中的标准建设重点以及浙江省拟推动制(修)订标准清单(见附件2)。
1.基础通用标准
基础通用标准是兰溪纺织产业链的评价基准,共梳理出398项标准,包括基础性标准92项、测试方法标准306项。测试方法标准进一步细分为化学测试、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色牢度测试、材质鉴别、功能性方法5类,其中化学测试标准56项、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标准112项、色牢度测试标准34项、材质鉴别标准25项、功能性测试标准79项。
基础通用标准建设重点 |
重点关注与消费者安全性、使用感受、舒适性、功能性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标准。 化学测试:主要是有害有毒物质的检测,如禁用阻燃剂、杀虫剂残留量、有机溶剂残留量、光引发剂测定、附件镍释放量快速筛选法等。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主要是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如耐磨性、掉毛量、棉纱异性纤维感官检验、异形度等。 色牢度测试:涉及各类使用场景色牢度,如洗液沾色牢度。 材质鉴别:主要是纤维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特别是无损检测,如近红外光谱法、高光谱法、图像识别法等。 功能性测试:主要是产品功能性、舒适性的检测,如服装散热性能的测定方法—出汗暖体假人法、吸湿速干性、织物手感、防花粉、警示服电致发光性能、面料调温性能测试方法等。 |
2.产品标准
依据兰溪纺织产业的特色优势并结合传统纺织分类,将纺织产品标准划分为7类,共梳理出400项产品标准,包括棉纱(线)、本色布、印染布、日用品、床上用品、服装、服饰(配饰)标准。
产品标准建设重点 |
重点关注纤维材料、功能产品等方面,配套研制系列领跑者标准和产品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聚焦高性能纤维、高端面料、环保染整工艺、高附加值产业用纺织品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标准研制,以标准提升带动品牌提升。服装产品向舒适化、健康化、功能化、智能化、时尚化、个性化发展,重点推进孕婴童、功能性服装及床上用品标准研制,如花式纱线、高弹牛仔布、牛仔服装、婚庆床上用品、植物染床上用品等。 |
3.智能制造标准
共梳理出63项智能制造标准,包括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4类。
智能制造标准建设重点 |
智能制造是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数智赋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塑,重点从装备、生产线、生产系统等三方面考虑,迭代升级数字供应链、设备云联等核心应用场景,实现制造型企业的“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未来工厂”的进阶之路,提升柔性化定制生产和供应链高效协同能力。 |
4.绿色生态标准
共梳理出85项绿色生态标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5类。
绿色生态标准建设重点 |
系统推进绿色生态转型,是现代纺织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能源消费双控和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跟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新国际动态,重点开展棉纱、棉布等行业的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快节能降碳技术以及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的研制。 |
三、组织实施
通过系统建设兰溪纺织产业链标准体系,以先进标准在体系框架各个点位上的突破,引领兰溪纺织行业面的提升。
(一)加强统筹协调。依托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结合国家、省市产业布局调整情况,对现代纺织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实施动态完善;建立与全国标技委秘书处对接机制,常态化沟通标准化工作需求,为纺织企业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和国行标制修订,以及承接全国纺织标准化平台、活动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二)加快推进实施。依据标准体系框架,汇总梳理全省纺织行业标准提升需求与申报计划,根据标准必要性、标准化基础、产品成熟度等,构建标准培育清单,以空缺和亟需标准为先,有序推进重点标准研制;以自动化装备、设备互联互通、数字化改造为标准研制重点,为兰溪纺织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做好标准支撑,积极将先进标准和评价细则作为绿色产品、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进行申报评审、资格认定、成效评价的依据。
(三)加大推广应用。一是加强标准体系的宣贯、培训、应用咨询和服务,引导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对标、采标、提标,提升标准实施效果,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及申报标准创新型企业。二是树立标准营销理念,开展标准领跑者评选,培育消费者对标准的感知识别;在优势领域积极开展主要贸易国标准互认工作,成体系推进优势产品标准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做好碳边境调节税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