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09:5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静谧的大公堂,清澈的钟池……行走在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厅堂屋巷勾勒出肌理筋骨,家风祖训营造的文脉气韵,似乎凝固了。常来这里的人,却能感受到一座古村的新陈代谢。
在人气最旺的上塘古商业街,汪鲸新开了一家颇有文艺范的小店,主营文创用品、茶饮和汉服体验。店铺取名“行香子”,因为她喜欢苏轼以此词牌名写的一首词。
汪鲸是本村媳妇,生完孩子后离开职场,在上塘边的老屋开了这家古今元素相互碰撞的小店。“‘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很符合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她发现,闲下来慢下来,也引发了很多顾客的共鸣。
不远处的古街饭店在当地小有名气,老板徐建中烧得一手地道农家菜。还没到饭点,他拿起锤子、刨子,在旁边一家店面忙起木工活。“这是我新租的,抓紧时间装修起来,可以和旁边的老店一起经营。”徐建中说。
徐建中原本是木匠,在大城市打拼过。2005年,看到村里发展旅游业,他拾起祖传三代的厨艺,在家门口开起饭店。饭店生意越来越好,很多是回头客,于是他干脆盘下新店面扩容。
村里一位90后村民办了家诫子书院,一下成了“网红”民宿,年收入超过50万元。
这就是诸葛村,700多年前,诸葛亮第27世孙诸葛大狮选中这块宝地,营建起八卦状的村庄。诸葛后裔们也以自己的智慧,完整地保存了200多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成为全国第一家整村保护的国保单位。
古与今、旧与新、动与静在这里是和谐的,保护和利用并行不悖,生活和生意共荣共兴。如今,诸葛村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年门票收入2000多万元,年综合旅游收入上亿元,带动近5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诸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员,人人都是受益者。”诸葛坤亨是诸葛亮第48世孙,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8年,保护利用好先人的遗产是他最重要的事业。他说,村里自发组建了多支文物修缮保护队伍,还聘请国内知名古建专家组建诸葛古村落保护专家组,第一个规划就是清华大学的专家们参与制定的,“有的专家过世了,学生接力关注研究,给我们指导”。他算了一下,这些年全村已修缮古建筑6万多平方米,滚动投入资金超3亿元。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走进金华农村的消息传到诸葛村,诸葛坤亨不禁回忆起20年前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那次到访。“当时我介绍了诸葛村文物保护利用的做法,他充分肯定。”诸葛坤亨说,这对大家是莫大的鼓励。2006年习近平同志专题调研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高度肯定诸葛八卦村的做法。
“有的新农村恰恰是要保持历史原貌的古村落,如兰溪的八卦村等,就是要保护它的原貌,体现它的历史美。”诸葛坤亨复述起总书记说过的话。这些年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是拆建才是新农村,历史遗存是更宝贵的资源,诸葛村这些年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思路往前走的。
今年72岁的诸葛坤亨脑子里不断生出关于开发的新想法,怎样摆脱“门票经济”的束缚,如何走上数字经济的赛道,能否通过AI把诸葛村推上国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