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1769646177T/2023-83039
2022年兰溪市经济运行情况
市统计局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 2023-01-31 17: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年,面对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推进,新动能加快培育,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
据初步核算,202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65.0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42.34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2亿元,同比增长1.4%。三产比重分别为5.9:52.1:42.0。
一、生产领域恢复供给,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经济增势向常态回归。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生猪稳产保供完成情况良好。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2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金华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金华各县(市、区)第2位,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同比增长1.6%、15.8%、6.0%、4.5%、3.0%。生猪稳产保供良好,四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6.36万头,总量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1位;全年生猪出栏27.43万头,同比增长8.9%,猪肉产量2.4万吨,增长10.5%。
(二)工业生产平稳有序,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其中,12月当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七大主导行业除水泥行业外,全部实现正增长。机械行业同比增长49.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1.1%,冶金行业同比增长4.1%,化工行业同比增长6.7%,医药行业同比增长12.3%,水泥行业同比下降19.5%。规上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36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金华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居金华第4位。其中,12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13.76亿,增长1.2%,高于金华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是当月10个县(市、区)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地区。超半数行业实现正增长。33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1%。七大主导行业中,除纺织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他五个主导行业增加值增速均比前三季度有所回升。新动能加快成长,持续发挥支撑作用。2022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06.14亿元,同比增长9.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73.6%、65.9%,比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4、5.4个百分点,增速均位列金华全市首位;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2.2%,比前三季度加快11.5个百分点,高于金华全市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79.1%,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40.7%。
(三)服务业企稳回升,逐步缓解疫情冲击影响。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1.9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0.2%,比1-10月加快3.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加快。1-11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2%,增速较1-10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他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8.9%,较1-10月加快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7.1%,增速较1-10月回落4.6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下降19.7%,降幅较1-10月收窄0.6个百分点。
二、需求领域逐渐回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
(一)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投资保持稳定。
1-12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5%,较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高出金华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制造业和民间项目投资增长较快。1-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高出16.6、8.3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最高增速,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41.9%、137.8%、39.7%;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19.9和8.3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同步支撑。高新技术投资同比增长33.3%,高出金华平均增速14.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29.6和13.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0%,高出金华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建安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8.7%、3.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3.4%,降幅自7月份以来持续收窄。从先行指标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消费市场承压运行,整体呈现弱修复态势。
2022年,我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3%,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1.2、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6%,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四大行业“二升二降”。12月份,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1.5%,较上月回落13.2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2%,较上月提高11.3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高位运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2%,增速高出上月79.1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5%,较上月回落6.0个百分点。分品类看,必需消费品增势良好,部分可选消费品回落速度放缓。12月份,受疫情放开影响,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增长较快,当月同比增长180.4%;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22.6%,较上月加快13.3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同比增长26.8%,较上月加快25.3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31.5%,降幅较上月收窄26.3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受国际油价影响回落,当月同比下降6.9%,较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
(三)外贸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外需仍有下行压力。
2022年1-11月,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4.74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36.19亿元,同比增长13.4%。单月出口增速延续回落。受全球经济衰退、欧美市场需求减弱等影响,我市四季度外贸出口增速逐月放缓,回落速度愈发明显。11月当月出口增速转负,同比下降7.7%,比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来看,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1-11月,医药化工产品、服装及服饰、纺织面料、照明产品、车辆及零部件、蓄电池、贱金属制品等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其中,纺织产品出口62.65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比46.0%;医药化工产品出口60.97亿元,同比增长46.2%,占比4.5%;车辆及零部件出口13.7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比10.1%。
三、民生领域加快补齐短板,重点工作抓实见效,基本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一)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20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3.61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6%,降幅较1-11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0.5%,降幅较1-11月收窄5.0个百分点。财税支撑力度加大,减税降费成效明显。1-12月,全市税收收入25.0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6.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比去年同期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1-12月,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10.03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5.43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民生保障持续改善。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80.2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科学技术、卫生健康、教育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02.5%、38.1%、16.2%、11.2%、3.8%。
(二)金融存贷运行稳健,存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1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86.29亿元,比上月增加26.26亿元,比年初增加136.06亿元,存款余额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18.1%,居金华全市第二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17.95亿元,比上月增加9.99亿元,比年初增加87.57亿元,与去年同比多增33.27亿元;1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72.20亿元,比上月增加12.71亿元,比年初增加143.92亿元,贷款余额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19.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10.90亿元,比上月增加5.05亿元,比年初增加34.80亿元,与去年同比多增0.60亿元。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22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35元,同比增长7.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16元,同比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0元,同比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6,比上年缩小0.05。
2022年“三重压力”持续显现,超预期因素冲击增加,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巩固,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实力,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