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四代传承的风味小吃

发布时间:2022-09-07 09: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小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些在烟火气中应运而生的人生百味,会经过时间一点点沉积下来,一代代传承下去。

507.jpg

鸡汁小笼包、脆皮锅贴、大肉粽、油炸馒头夹臭豆腐……在振兴路上,有一家小吃店有近百种小吃、饮品,吃上半月都不重样。

店内窗明几净,复古的色调让美食看起来很诱人。还未到饭点,就有食客三三两两到店里点餐,店主人江湘虹忙着招呼客人。

“我们家的小吃始于1918年,到我这一代已经传承了四代。”江湘虹留着齐耳短发,说话很有条理。“我从19岁起就跟着我婆婆学习各种小吃的制作,那时候我和我老公还没结婚呢。而我婆婆从6岁起,就跟着母亲学手艺。我们家的小吃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太婆手上。”

清末民初,江湘虹的太婆李秀华一家在南门自由路36号开了一家小吃店,是一家用木头搭建的店铺。“就像现在的游埠早茶街一样,早上把门板拆下来当桌子,晚上打烊又把桌子收掉拼成门板。”江湘虹说,太婆和太公每天起早贪黑早上做小吃,中午开始做传统特色菜肴神仙炖。

1928年,6岁的吕爱花跟着母亲李秀华学做传统特色菜肴和传统小吃,传承了小吃店。后来,小吃店经历了公私合营,改为“红星饮食商店”。1958年,吕爱花凭着全能的手艺被聘为“红星饮食商店”的全能店长,掌管着整个“红星”。

江湘虹的婆婆叶根弟也是6岁跟着母亲吕爱花学做传统特色菜肴和各种面食糕点小吃,16岁进入“红星”分店,24岁后被橡胶厂食堂聘用,专做手工点心。

1987年,37岁的叶根弟自己创业,在劳动路开了一家小餐馆,受到很多食客的欢迎。直到后来劳动路一带拆迁,1989年,她又在迎春巷开了三江餐馆,其中最受欢迎的菜肴就是神仙炖。就是在三江餐馆,江湘虹跟着叶根弟学会了小吃技艺,丈夫邵敬宇则传承了神仙炖等特色菜肴。

“我喜欢做小吃,最早开店的时候,就一点点地方,我和婆婆做的小吃都来不及卖,很受欢迎。”江湘虹说,店里的小吃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

505.jpg

让传统小吃走出去,才能将美食路走得越走越宽。现在,除了在兰溪有一家店外,江湘虹在义乌开了两家店,一年内在杭州开了两家店。接下来,江湘虹想立足小吃传承技艺,继续将兰溪特色小吃带到更远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