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郎山村村民的“心病”了了

发布时间:2022-08-23 09: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以前,每到七八月份用水高峰的时候就缺水,经常要用应急用水,水压不够,水质也较差。现在,新水井投入使用了,水质清澈、口感也好,大家都很开心。”昨天,兰溪市女埠街道郎山村村民周庆峰打开水龙头,边洗菜边跟记者说。

884c92a4-b3ac-4d7a-8b0f-3ccd34f2b8af.jpg

据了解,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一直以来,郎山村的供水方式为单村供水,村民饮用水水源为总容量1.8万立方米的邵岭下山塘。然而,山塘水普遍缺乏调蓄能力,受干旱少雨等影响,季节性供水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饮水安全成了全村人的“心病”。

“前几年,我们想了个办法,在水量不足的时候,通过筑堰蓄水,将引水渠里的水通过抽水泵反向抽到山塘里,作为应急用水。”据郎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庭珍介绍,水渠水作为灌溉用水,水质肯定比山塘水要差,但是由于仅在缺水季节供应,且经过郎山水站的沉淀、消毒,也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所以村民们大多也能接受。

然而,今年七八月份的持续高温,导致邵岭下山塘水位急速下降。为了使庄稼、果树不被晒死,村民们又加大了从引水渠里取水浇灌的频率,使应急用水也出现了紧张状况。受此影响,郎山村村民面临无水喝的境地。

8月15日,周庭珍向上反映了这个问题。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派工作人员到郎山村实地勘察、检测,现场研究解决方案。由于郎山村不具备与市自来水并网取水条件,有关部门结合该村实际,决定在村里新建一座深度达150米的深机井,并安装潜水泵及配套设施,通过设备连接,将抽上来的井水输送到郎山水站,经过水站的消毒净化,最后将水送到村民家中。这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饮水条件,提升了当地抗旱用水保障能力。

“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从8月18日开始打水井,19日上午就出水了,经过设备安装和消毒过滤,21日晚上已将井水供应到每家每户。”周庭珍告诉记者,目前,新水井每小时能出水8吨,解决了该村的饮水愁、用水难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