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38411527F/2022-101602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云山街道五年工作总结(2016-2021)

  • 发布机构:

    云山街道

  • 成文日期:

    2022-07-0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云山街道五年工作总结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2-07-06  13:4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五年来特色亮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云山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担当追赶”为使命,以“沸腾兰溪”为要求,深入落实“一区一地一城”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街道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在经济、民生、环境整治、文旅融合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对云山街道五年来特色亮点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做大云山经济“蛋糕”。经济水平决定生活水平,云山街道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2016-2019年,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年均增长率29%,2020年,云山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67305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33472元。积极落实“招大引强”工作,配合推进“双百工程”宴都大酒店、中央广场建设、兰棉1957文创园项目建设。深入贯彻“亩均论英雄”理念,持续盘活低效用地,唤醒“沉睡资源”,激发经济活力,五年来累计盘活低效用地527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开展三服务,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浙江交联辐照材料有限公司和兰溪市捷克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获评2018年度兰溪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全市三家获奖企业中云山独占两家。

二是文旅融合亮点纷呈,打开云山发展“新局面”。在工业发展空间受限,农业发展潜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紧紧抓住全域旅游、古城保护开发等有利契机,全力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古城开发保护工程,改造提升金钟岭美丽小巷,讲好小巷故事,焕发美丽新生。结合金华山旅游开发,整合灵羊岛、黄湓村美丽乡村、黄大仙宫等景点,提升石门槛景区质量,成功举办黄大仙文化节,启用黄蜡石市场,打好大仙文化牌。扎实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深入挖掘现有资源,以全域创建A级景区村庄、努力争创2A级景区村庄为目标,完成岩头、蒋里2个村A级景区村庄创建提升,陈家井村、黄湓村成功创建浙江省2A级景区村庄,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2021年举办第三届春耕文化节,举办地岩头村彩色稻田被新华社报道,点击量近80万次。

三是民生项目不断推进,改善云山生活“舒适度”。强势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完成枣树、后地城中村改造项目和桃花坞区块清零工作,创造征迁云山速度。完成垦造耕地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库区项目11个,建设标准农田1020亩,新增农业两区3处2020亩,提标农田2520亩,城北粮食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单位。打赢“消薄”攻坚战,16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超50万元,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在陈家井、白沙岭等7个村开展大肠癌免费筛查活动,覆盖12000多人,初筛率达到70%。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建造12个农村文化礼堂,黄湓乡村影院,打造秀美村6个。

四是环境整治持续发力,打造云山全域“美丽画卷”。深入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成垃圾分类亭116个、运行99个,15个村全部通过“八有八无”合格村验收,7个村成功创建优秀村,中徐、黄湓、岩头3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垃圾分类试点村,黄泥岭、岩头2个村阳光房分别被评为四星、五星级阳光房,成功创建省垃圾分类标准化小区2个,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个,示范商业街2条,完成农村公厕改造35座,改造提升旅游公厕4座,整治后的蒋里村花塘成为“网红”打卡地。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大力开展蓝天保卫战,拆除、复垦养猪场68家,2018年蓝天保卫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建造吴村溪十里长渠生态廊,建成岩头、黄湓、陈家井、白沙岭、十里亭村五个生态洗衣房,并被浙江卫视报道,在全省推广学习。

五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提高云山群众“安全感”。围绕“平安云山”创建目标,创新运行“6+X”入驻模式,打通“综治四平台、一警情三推送”系统,全面提升社会精准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11个无案村(社区)创建,完成黄湓、黎明2个“无案村”创建,竹园社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荣获2018年度“平安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全面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确保党的十九大、“互联网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海进博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无维稳应急事件发生。成功获评省级社区戒毒(康复)示范点,陈家井村入选省级善治示范村。成立兰溪市首个乡镇(街道)消防安全民间组织—云山街道消防安全协会,引进第三方机构定期体检机制。大力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荣获第二批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金华市“扫黄打非”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金钟岭社区获评全省第四批“扫黄打非”示范点、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岩头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二、2021年工作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起点上,云山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三个年”活动,以“开局就是抢跑,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斗志,对标年度计划,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全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六个坚持”,为古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进动力。

一、坚持生命至上,常态推进疫情防控。三步走保证疫情防控无死角,一是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街道防控专班按照市里统一要求部署,按时上报每日“五清”报表,及时做好各类数据核查反馈,和全国口岸入境人员审核和送检工作。二是安排值班组每天早晚两次的到火车站执勤,配合做好进出旅客健康码核查。三是对辖区内的各大商超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累计核查数据5900余条,管控重点人员1500余人,核酸检测480余人。截至9月28日,全街道18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第一剂次60794人次,完成率100.79%,全程接种剂次60022,完成率104.32%。

二、坚持发展为先,经济指标稳步向好。以市委市政府“一区一地一城”建设目标为指导,紧紧围绕街道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化服务、技改投入、项目推进为切入点,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提升推进工业经济的内驱力。1-8月份收储和拍卖低效用地五宗,共计136.79亩,释放了发展活力。街道1-8月累计工业总产值11.14亿,同比增长12.81%;累计工业增加值1.88亿,同比增长44.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631亿元,同比增长38.6%,规上工业增加值1.5066亿元,同比增长26.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33.49%,新产品产值6.95亿,同比增长8.8%;限上销售批发值10.02亿,同比增长119.81%,零售3.25亿,同比增长75.34%,

三、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战斗堡垒。深入推进村社换届“回头看”工作,结合分析研判结果,落实好分类处置和整改提升。落实落细党员网格化管理,将党员按照“放心”、“一般”和“重点”三档进行分类,常提醒、常敲钟,切实减少党员违法违纪问题。不断加强城市党建联盟建设。着力提升金钟岭社区“幸福金钟”,完成社区办公楼亲民化改造,争取于10月上旬完成红色小巷打造,开展好“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并做好宣传;成立了“和蜂细雨”城市党建联盟,让机关共建单位、社区、驻区单位以及快递、外卖行业凝结成了以社区大党委为“轴心”的盟友,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打造“爱心加油站”,为“小哥”提供一个“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的场所。

四、坚持项目为王,狠抓项目攻坚进度。兰溪购物广场于元旦开业,目前共招引入驻麦当劳、智能体育等商户65家。陈家井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凯旋路延伸、金建高铁、金兰中线、石坑垄公益性公墓等项目政策处理已全部完成。47省道拓宽完成石阜岭外4个村土地征收、确定石阜岭村安置地块,经八路、经九路完成土地、房屋评估工作,天福山区块房屋收购工作有序推进,累计完成签约425户,圆满完成云栖居安置房交付工作。年产2000万平米医用敷料项目已利用现有厂房投产,新厂房建设设计方案已送规划部门图审;年产1000万个高档相框项目旧厂房改造已基本完成,预计四季度投产。兰棉1957文创园建成投入运营,已有10家以上商家入驻。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已拆除176户乱搭建,完成拆除工作总进度的81.11%。

五、坚持生态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网格载体为依托,组织街道全体机关干部下沉到66个网格,开展大排摸大整治行动,制定出台《云山街道清洁保洁行动方案》,按照网格责任区域包干制,开展“每日晨查、分级督查、网格排查”的“三查”行动,对各村社、企业、建筑工地辖区范围内的卫生死角、房前屋后、楼道堆积物等,以及主要道路沿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梳理汇总,挂图销号进行集中整治,并以交办单的形式进行整治反馈。出台考核奖励措施助推“八有八无”、垃圾分类工作,岩头村被评为“十佳村”,后地村和石阜岭村成功创建“八有八无”优秀村。圆满完成74处卫片图斑执法整改任务,整改率达到100%。深入推进街道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对8个生活小区进行创建改造,目前余店区块的施工已基本完成,黄湓区块完成工程量的30%。

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深入推进“困有所助”。已落实菜单式产业扶贫项目37个,发放扶贫资金约3.8万元,累计发放街道临时救助金8.2万元,救助困难户29户;积极做好生育关怀暖心行动,1-9月份共走访慰问63户失独家庭,发放慰问金2.6万元。不断完善“老有所依”,规划建设竹园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云山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同时配合社区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完成2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报送工作,对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坚决保障“食有所安”,出台《云山街道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实施方案》和《云山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方案》,非粮化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居有所乐”,完成樟坞峡山塘申请注销,农村饮用水工程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完成全市调查摸底并通过新的实施政策,七里垅一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开工。

三、2022年工作计划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少数干部的创新意识、担当精神和攻坚能力还有待加强;部分经济指标尤其是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方面完成不理想;一些重大项目推进困难,进度较慢;文明城市创建、大美云山生态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直面困难才能克服困难。下一步,云山街道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重整行装,冲锋在前,积极围绕“十四五”规划,以“千年古城 再现风华”为发展目标,着重落实好五项工作,为兰溪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山力量。

一、确定目标、全面发展,打造“山水结构游憩模式+商业驱动模式”的有戏有味IP古城

一是守正创新,推进老城江南景区建设。参照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模式,把告天台步行街打造成特色商业街区;串联古城往事,把金钟岭美丽小巷、牛角尖打造为红色研学游。利用农耕文化、黄蜡石文化,打造以古商埠特色的历史民俗游;利用黄大仙文化资源,打造以黄大仙故居、金兰古道为特色的仙道朝圣游;利用兰江湿地公园和灵羊岛为生态点,打造立体生态游。加强与旅行团队的合作,串起古城、风雅兰江、女儿滩、岩头新时代美丽乡村等节点,打造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二是精益求精,推进城东“李渔文创园”建设。围绕天下江南景区,发挥沿江优势,以工业遗存利用为特色,依托“李渔故里”这张金名片,利用面粉厂、热电厂、罐头厂、塑料厂等工业遗存,打造李渔文创园,在强化记忆传承的同时,着重引入新业态。创新、融合、构建李渔文创园各类功能区,并积极引导各功能区形成清晰的招商定位。街道将以李渔文化发展规划和文创园提升改造计划为引领,紧盯园区的改造进度,做精做响李渔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三是全心全意,推进城北高铁小镇建设。围绕天下江南景区,依托山水环境,做好高铁小镇区块政策处理的同时,立足产业优势和区域定位,积极探索高铁小镇开发新模式、新思路,主动出击招引项目,丰富高铁小镇区块功能,打造“山水文化高铁站”。四是乘势而上,推进城南桃花坞建设。围绕天下江南景区,依托桃花坞青砖黛瓦、亭台楼阁,积极引进创意设计元素,打造非遗一系列活动,发掘培育非遗传承人,打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做实做靓非遗品牌。

二、狠抓落实、担当实干,凝心聚力抓好云山五项重点工作。

(一)抓干部队伍,提升干事能力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开好“火车头”。高度重视“合”、“好”班子建设,对新进的班子成员,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通过一对一谈话、组织实地调研走访、参加联系村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让他们尽快熟悉街道各项重点工作和村社基本情况; 坚持和善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云山街道“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营造既讲友谊、又讲原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树立“风向标”。云山街道选派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联系干部、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给年轻干部搭梯子、压担子,为街道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干部平时考核考察,用好用实机关干部积分量化考核办法和机关干部“1213”管理机制,按照工作实绩和纪律情况对干部进行量化积分考核和“红黄双色”评议。三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筑牢“压舱石”。严把党员发展和管理,街道预成立了一支由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组成的60余人的“初心”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入党培养对象参与疫情防控宣传、交通文明劝导等工作,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二)抓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守成果,促长效。保持组织机构不变、人员不变、力度不减,街道全体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牢牢记在心上、全面落实在行动上,持续深入推动创建工作再巩固再提升。再接再厉进一步调动志愿者、党员干部、文明劝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继续开展红色志愿服务。二是重宣传,显亮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突出运用微信、流动宣传车、LED屏、宣传栏、宣传单等方式,持续开展入户活动。打造世德路(世德巷)特色主体文化街区、金钟岭示范社区,挖掘“街巷记忆”元素、融入红色元素,培育文明创建亮点;打造和平社区山田御景城示范小区、黄湓社区北辰花苑示范小区、中徐和黄湓示范城中村,融合特色文化元素,建设创建新样板。三是找盲点,抓细节。对标对表,对辖区内仍存在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破损广告、垃圾分类、路面破损等问题进行再整治再清理,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好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无反弹。下一步,街道将对创建重点路段环城东路、黄大仙路的入城口环境卫生再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并在所有社区开展“见缝插绿”行动,推行绿化补种实行有主认领活动。

(三)抓美丽乡村, 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要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品质。依托岩头新时代美丽乡村,以农耕文化节、彩色稻田观光为特色,继续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开发近郊游,打造“网红打卡地。积极对接省优农中心和浙江安厨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探索拓展小萝卜、大棚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 二是提升乡村文化精神品质。利用农家书屋文化长廊、杨东海纪念馆等各类设施,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充分展示老城农村的历史文化;利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庆典推广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进群众的心中。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拓展各村文化礼堂的功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文化展陈、文化娱乐等活动,充分发挥各村文化礼堂的功能。三是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品质。继续做好“八有八无”、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工作,以创建更多的优秀村为目标,充分利用阳光房、垃圾分类亭,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完善红黄旗机制,做好奖惩工作;落实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四)抓工业经济,做大经济总量

继续做好恒祥车业地块高端相框项目、金叶子地块医用敷料项目、鸿胜铝业地块铭海制冷项目落地入库。加快推进城东片区连片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园区。加快推进陈家井、黄泥岭工业园区低效企业整治,盘活资源引进优质项目。对于地理位置较好的城北工业园区,毗邻高铁小镇规划范围,可以由政府进行收储,改变土地性质后进行商业或商住开发、出让。 

针对有工业基础且有支柱企业的厂区,围绕支柱行业、企业招引科技型、孵化型企业,壮大产业链,比如凯旋燃具厂区,捷克运动器材公司发展势头较好,租用了凯旋部分场地,厂区内有2家企业为其配套,且捷克负责人也有意向引进上下游产业,做大自行车配件甚至整车行业。针对历史建筑保存较好、年代感较强的资产,可计划引进投资商开发文创、影视基地、特色餐饮、民宿、康养中心等项目,比如永进化工厂区。针对土地受限厂区,如兰溪宝隆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产值在1500万徘徊,积极谋划其厂区扩建。

(五)抓项目推进,激发内生动力

推进金兰中线、47省道、经八路、经九路、金角大桥B匝道、黄大仙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完善老城路线结构,丰富路网体系,着力解决云山主干路网的“卡脖子”问题。加快地下管网改造,实施邻仙小区等老旧小区有机更新,逐步改善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痛点。加大金兰中线两侧环境卫生整治、凯旋路以南土地整治、环城东路两侧废旧品集中整治、经八路延伸至莲花路道路两侧集中整治等项目推进力度,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拓展空间。持续推进陈家井矿山综合利用项目,优化开采方案,做好粉尘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绿色矿业发展,建设美丽矿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