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1 14:3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成果161: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
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
项目简介:
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是采用抗压强度超过150MPa、具有优异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UHPC)制备永久模板,将其作为结构最外层使用,以达到明显改善结构抗腐蚀能力,大幅提高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在广东省水利科技项目支持下,本团队成功研制出规格为1.5m×0.6m的小型永久模板和 2.4m×3.0m 的大型永久模板,开发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体系,完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的设计、制造和试点工程应用。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取代原有钢模板和木模板施工,可省去模板拆除工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此外,永久模板面板设有插接企口,拆除加固件后进行填槽处理,可形成横平竖直颜色可调的装饰线条,对混凝土结构起美化作用。产业化背景及预期介绍:
我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万公里,且有大量海岛,在沿海地区及海上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工业、民用建筑。但由于海水中氯离子导致的钢筋锈蚀,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工程使用寿命普遍较短,潮汐区和浪溅区破坏尤为严重,急需开发高耐久性的结构体系。 UHPC 的抗氯离子腐蚀性能优异(电量值比普通混凝土低2个数量级),在海洋环境下使用,预测工程寿命可超过200年,是解决海洋环境腐蚀问题的新一代材料。但UHPC价格是混凝土价格的5倍以上,如全部使用,工程造价太高。本项目提出以UHPC制备永久面板,作为结构的外表层,从而达到寿命和造价的平衡。以总投资69749万元、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约10.4万m³、主体结构模板工程量为6.98万㎡的广东鉴江闸坝工程为例,采用大型永久模板技术,估算其造价增加不足工程总投资的5%,但工程维护成本大幅下降,且寿命明显增加。由于拆除重建次数减少,能明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技术符合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和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成果162: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
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
项目简介:
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UHPC)为基础开发的新型抗冲磨材料,将其作为水工结构的抗冲磨层,能大幅提高结构抗冲磨性能,达到减少结构修补次数、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水下钢球法检测,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为普通混凝土的4倍以上;通过水砂枪法检测,在低水压(2.4MPa)含砂水流试验条件下,其抗冲磨强度约为C45混凝土的3.5倍、 C70、CF70 混凝土的2.5倍,C80混凝土的2倍,在高水压(10MPa)含砂水流试验条件下,其抗冲磨强度约为C45混凝土的2倍、C70、CF70混凝土的1.5倍,C80混凝土的1.3倍。在广州市石榴岗河水闸重建工程、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三级水电站工程进行的试点工程证实,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结合良好,未出现开裂、脱空等现象,能有效提高结构抗冲磨性能。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冲磨性能,能够有效延长水工建筑维修周期一倍以上,从而降低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50%,节约能源资源,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业化背景及预期介绍:
我国河流众多,有着大量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溢流坝、泄洪洞(槽)、泄水闸等部位,由于高速含砂水流的冲击,结构表面的混凝土会很快破坏。经常性维修既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急需开发出高抗冲磨性能的材料。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130MPa,抗冲磨性能优异,以其取代现有钢纤维混凝土抗冲磨面层,可明显降低面层厚度、大幅提高使用时间,是解决水利工程抗冲磨问题的新一代材料。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可降低面层厚度,加之后期工程维护成本大幅下降,且使用寿命明显增加,其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明显下降。同时由于维护重建次数减少,可明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符合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成果163:全再生砂制备及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
项目简介:
全再生砂是将废弃混凝土全部制备为再生砂,其中包含 40%左右废弃混凝土中石子的破碎产物(相当于机制砂),从而显著降低再生砂的吸水率,有效提高表观密度。全再生砂技术可几乎100%利用废弃混凝土,能够全取代河砂制备M5~M30建筑砂浆、C20~C80混凝土和轻质隔墙板。以其制备的砂浆、混凝土和轻质隔墙板较同样强度等级的河砂砂浆、混凝土、轻质隔墙板材料成本分别降低约24%、12%和 2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十余年探索,本团队完成了全再生砂的中试研究,研制的全再生砂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还研发了专用外加剂和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了全再生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和胶凝材料用量大的难题,制备出C80全再生砂混凝土,已在试点工程中成功应用。产业化背景及预期介绍:
砂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广东省的砂缺口很大。2019年广东省砂需求量 5.6亿吨,缺口达到2.31亿吨,缺口主要由福建和海南等地的海砂来弥补,但海砂中氯离子超标会带来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目前广东省大力发展机制砂以解决砂源短缺问题,但这会消耗大量矿山资源。另一面,违建拆除、旧城改造、工程建设等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建筑固废(包括废弃混凝土、渣土等)。建 筑固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填埋或就地堆放,目前积累的建筑固废堆存总量达到200亿吨,存量建筑固废约占土地400万亩, 如何有效利用废弃混凝土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全再生砂技术可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明显提高再生砂质量,可用于砂浆、混凝土和轻质隔墙板,附加值较高。将废弃混凝土全部制备成全再生砂,全国每年可生产约12亿吨全再生砂,可满足每年70亿吨建设用砂需求的 17.5%,并减少占用 24 万亩土地。以每吨全再生砂售价80元(约为机制砂售价的80%),利润10元计算,其产值约1000亿元,利润可达120亿元。全再生砂技术符合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成果164:有机分子取向测试仪
技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
项目简介: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 又称 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OLEDs),是指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OLEDs 的效率不但与材料和器件结构有关,也与材料的取向密切相关,它直接决定了光输出耦合效率,因此准确测量有机薄膜分子取向特性非常重要。该技术开发的有机分子取向测试仪可实现全自动测量有机薄膜分子 取向,通过测量不同角度下p偏振荧光的光谱,用软件拟合出分子取向大小,从而有效评价有机发光半导体的各向异性参数。该仪器不仅高速、准确和方便测量,还可激发波长可调、光斑直径可调,相比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低。产业化背景及预期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是继CRT和LCD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具有材质薄、色彩丰富、低能耗、平面发光等特点。与目前应用较广的LCD相比,OLEDs在多个主要技术性能上都有较大提高,但在效率上还是比无机 LEDs低,因此提高OLEDs器件中光的提取效率成为提高其器件效率的主要手段。OLEDs 的光取出效率不但与材料和器件结构有关,也与材料的取向密切相关,它直接决定了光输出耦合效率,因此准确测量有机薄膜分子取向特性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本团队开发出具有快速、准确评估有机分子取向的测试仪,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本团队研制的取向测试仪,具有与国外产品相同的性能指标,而售价约为国外同 类产品的一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成果165:超低噪声单频光纤激光器
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
项目简介:高端装备制造
本团队提出了单频光纤激光噪声理论关系式,攻克了大范围高精度调谐、宽温度区模式稳定、全光学非线性噪声抑制等核心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波段超低噪声的DBR短线性腔型单频光纤激光器, 实现了相对强度噪声RIN小于-150dB/Hz@0.8kHz-50MHz(接近理 论噪声极限)、线宽小于100Hz的单频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此噪声水平优于国外引力波探测(LIGO)所用激光光源的噪声5倍。该技术有效突破了光纤激光用于极其微弱信号(如引力波等)探测的瓶颈技术,解决了大功率激光装置对低噪声窄线宽激光核心光源的迫切需求。产业化背景及预期介绍:
超低噪声单频光纤激光具有超窄线宽、超低噪声、相干性好等特点,在引力波探测装置、光纤传感、激光测量、激光合束和相干通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厘米长度多组分玻璃光纤构建短腔DBR结构,实现了1.0µm、1.5µm、 2.0µm波段,功率从数十毫瓦到两百瓦、kHz线宽的超低噪声单频 光纤激光输出,增强了我国在激光与光电子方向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预期保守估计,超低噪声单频激光器需求量在500台/年,单台价格20万左右,有望实现1亿的国内年产值。此外,相关高端激光源的研究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能为前沿物理研究提供技术工具。以地基引力波探测为例,在2015年引力波被首次探测之后,美国引力波探测团队表示希望获得输出功率大于1千瓦的高性能单频激光器,以提高探测精度。目前国际上最高功率的1064nm单频激光器商品输出功率仅为50瓦,由美国IPG光子公司生产,对我国禁运。
院校简介:
如果您对上述成果感兴趣
欢迎与我们联系
兰溪科技大市场
0579-889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