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老城是兰溪人的乡愁,也是兰溪人的“痛”。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雅致老城”,实现“文雅兰溪”的目标,那么如何打造“雅致老城”?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唤醒宋韵之魂,擦亮老城底色。兰溪建县于唐代,有着深厚的唐风宋韵文化基础,在浙江省委打造文化强省的时代征程中,更应擦亮老城的底色,扛起文化的大旗。一是唤醒宋韵主题藏品,设立宋韵主题文化博物馆。兰溪至今发掘有宋代棉毯、陶瓷、石碑、首饰等藏品不少,有的被省博物馆收藏,有的散落在民间,市博物馆馆藏仍有400余件,但除了少量展出之外,多数“沉睡”在仓库里,不见天日。建议在古城设立宋韵主题文化博物馆,展示兰溪深厚底蕴。二是唤醒宋韵主题文化,守护婺学开宗之根脉。兰溪宋学自范浚始,文风盛行,名家辈出,书院林立,仅宋代就有进士113人,书院17家,占兰溪史上进士总数一半多。范浚被誉为“浙学之托始,婺学之开宗”,建议加快兰溪婺学文化的解码工程,恢复老城的范浚祠与五贤祠。三是唤醒宋韵主题景观,打造钱塘诗路宋元理学高地。兰溪尚有宋代金履祥故居遗址、仁山书院、范浚墓、嵩山窑等多处宋代遗迹,但多散落乡野,置于“冷宫”。建议梳理宋韵文化主题景观,与古城相呼应,打造钱塘诗路上的宋元理学高地。
第二,修复大明之心,彰显商埠闲情。老城是宋韵之魂,大明之心。明代兰溪进士77人,惟一的状元、探花、会元都出在明代。明代城区建有牌坊67座,平均隔20米就有一座,显赫一时。一是修复商埠风貌,彰显明城特色。老城现存建筑基本上以明清为主,商埠风貌特征明显,做为明城主题文化景区打造在全国也是罕见。二是修复商埠肌理,彰显山水特色。老城的肌理以山为靠,面朝兰江,呈扇形布局,彰显山水特色。修复八条古巷,把大云山正面打开,让江、城、山连成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三是修复商埠文脉,彰显休闲特色。在整个婺学体系中,兰溪占了半片天。建议修复章懋、赵志皋、胡应麟、李渔明代四大才子旧居,恢复告天台的祭祀文化、药皇庙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会所、茶楼等休闲文化,强化商埠的休闲体验。
第三,打造雅致之城,创建美好未来。据了解,全国的古城项目十有八九亏本运营,兰溪古城如何绽放青春,需要一个好的规划与运营。一是打造雅致之景,创建文化乡愁标志地。古城为浙江文化历史名城、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全国首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每一座房子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一条古巷都有美好的记忆,在古城开发的时候,要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法将这些故事充分进行呈现。二是打造雅致产业,创建时尚体验引领地。新时代的旅游不再是“一停二看三拍照”的门票经济,而是时尚和创意为引领的文旅体验经济,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要开发足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新业态。三是打造雅致之都,创建美好生活示范地。看过兰溪古城的专家、学者都对它独有情钟,但在古城修复中如何把握好过去与未来的承接、传统与时尚的融合、雅致与精致的呼应,需要建设者更高的智慧与水平。
我们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雅致老城必将呼之欲出,未来的美好生活必将绽放!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兰溪市文保所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