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6-27 14:48
浏览次数:
字号:[ ]

我市自2019年引入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来兰投资锂电池生产项目以来,近3年时间,兰溪新能源电池产业持续保持快速扩张势头,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实现补链强链,目前已有产业相关企业8家,预计今年能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我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形成一大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所面临困难和问题。

一、生产成本过高。园区内新能源电池所需原材料都要外地采购,原材料受运输费用的影响,价格持续高位徘徊。部分原材料需从国外进口,据了解目前一般是从香港口岸或上海报关进口,运输成本较高。产业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在本市的相关产业配套供应商较少。本地缺乏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人,大大增加企业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由于生产要素不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产业链不完善。当前,新能源电池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除现有浙江锂威能源、浙江欣旺达、浙江锂威电子科技、兰溪致德公司外,上下游产业链几乎空白,电池上游产业缺少,尤其如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都从市外购进。尚未形成上下游产业的协作配套,很难形成产业链条集聚效应。

三、发展环境亟待提升。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交通环境不够便利,消费娱乐不丰富,科研机构少,人才难引难留问题突出,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同时,受区域信贷环境影响,企业融资难仍未有效解决。

建议:

一、注重产业招商。围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建立产业项目招商指导目录,制定有竞争力的招商政策,有针对性性地开展产业招商、龙头企业招商,推动产业链项目招商。在现有锂离子电池项目基础上,加大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力度,尤其是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生产项目,完成主体产业链布局,吸引和带动包括原材料、机械装备以及电池梯级利用、原料回收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投产,引进更多、更优、更大的关联性项目,实现产业链招商新突破。

二、强化政策帮扶。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兰溪市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将政策转化成“真金白银”落实到企业。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留人留才政策,重点解决目前“招工难、留人难、配套少”的困难,发动全市各个职能部门一起联动,为企业招工留人提供配合和支持,要以招商引资的魄力和决心去招人留人。

继续完善产融合作机制,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制定“一企一策”激励机制,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增产增效。

三、推进项目建设。推行“包报批、包协调、包对接、包落地”的“四包”工作法,建立一支由项目辅导员和企业联络员组成的服务队伍,通过“兰妈妈”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达产。加快推进浙江锂威电子隔膜项目、铝塑膜项目、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兰溪致德负极材料项目等一批配套项目的建设投产和增产增效。

四、深化技术创新。加快依托欣旺达新能源电池项目,发展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电池、高压大功率储能电池、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启动锂离子电池,引导鼓励企业组建锂电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全球研发中心。

五、加强人才培育。支持新能源电池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导高校、职校合理调整和设置新能源电池材料与器件专业,鼓励校企开展联合办学与人才定向培养。协助企业在职校开展招聘宣传,并在学校开展长期“定制班”合作,定向培养学生输送到兰溪相关新能源电池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