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忠信,则浑是虚妄,虽有人之形,而无人之实也。”“无所为而为,故不求利,然成己成物各得其宜,故自无不利。”在桐乡市濮院镇油车桥村,辅氏家风家训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村民的一言一行。而桐乡辅氏的历史足迹,还得追循到九百多年前。 先人开道,奠明理守义之基 辅逵(约1110—约1180),字彦达,历官左武大夫、邵州防御使。晚年他带领全家迁往江南,在崇德县(今桐乡)永新乡前溪里建园构屋,定居下来,后人称“辅将军”,为桐乡辅氏肇基之祖。 辅逵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又以身作则。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孝宗欲处以边郡,问其能胜任否?(辅逵)曰:当以家法治之。又问何法?(辅逵)曰:子视兵民,爱惜财赋。于是宋孝宗任命他为泰州知州事。辅逵到任后,对泰州的官员说:“吾目不识丁,手不能书,但心能烛理,耳能听讼尔。”泰州在辅逵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太平有象。 “心能烛理,耳能听讼”,这种明辨是非、坚守正义的理念为辅逵在治军理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辅逵有四子,取名为辅廉、辅广、辅庠、辅康。辅逵四子中,次子辅广尤为知名。辅广(约1145—约1220),字汉卿,号潜庵,少时聪明好学,志向高远,然四试不第,于是专攻儒学,先师从于吕祖谦,后拜朱熹为师。辅广孜孜不倦钻研学问,在学术领域从不随俗附和。朱熹曾在《答辅汉卿》中说:“汉卿身在都城俗学声利场中,而能闭门自守,味众人之所不能味,虽向来金华同门之士,亦鲜有见其比者。”即赞辅广不同流俗,洁身自好,为吕祖谦门人之中的佼佼者。 辅广雕像
宋宁宗庆元年间,朱熹理学被斥为“伪学”,学者多避去,辅广不为所动、志不少屈,认为“生而知之者义理,好古敏求者事实”,遂居于太学之南侍奉朱熹。朱熹深感欣慰,说:“当此时立得脚定者甚难,惟汉卿风力稍劲。”这位“风力稍劲”的一代名儒,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独立不惧、坚守初心的一身风骨。 传道授业,开明理守义之枝 辅广晚年在崇德县(今桐乡)筑传贻堂,教授生徒,四方来学者甚众,开创了桐乡民办教育的先河。他潜心教学研究,著有《诗童子问》《晦庵先生语录》《朱子读书法》三种,《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另有《六经集解》《尚书注》《四书纂疏》等,其著作广为时人引用。在一代代弟子的学习和传承中,辅广明理守义的品格也如同已发芽的种子,不断扎根成长、开枝散叶。 辅广著书《诗童子问》
辅广弟子董槐(?—1262),字庭植,号矩堂,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许国公。《宋史》中这样形容董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意思是说董槐始终直言不讳,并不因为身份和地位对皇帝曲意逢迎,还经常对皇帝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董槐为人正直,执政清理,是南宋为数不多的能臣干吏,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他多次上书建议宋理宗任用贤才、远离奸佞,引起了宋理宗的不悦,最终被罢免了宰相之职。 郑寀(1187—1249),字载伯,号北山,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是传贻堂的早期学生。郑寀为人刚正,直言不讳,与辅广可谓一脉相承。在秘书监任职时,他曾对宋理宗说:“天下之坏极矣,不独当国者(指丞相史嵩之)之罪,亦圣心未能无欲而然也。”郑寀为学,主于一个“刚”字,一身刚直、忧心忧国,为世人留下不少名言。 清光绪六年,辅广被从祀于孔庙之东庑,成为历代最为尊崇的“七十七先儒”之一。 辅广入祀孔庙
泽被后世,承明理守义之德 如今,辅氏后代主要分布在桐乡市乌镇镇和濮院镇一带,其中一支便扎根在濮院镇油车桥村,现约有辅姓人家20余户,200余人。为了纪念辅逵、辅广等辅姓文化名人,弘扬辅氏家风家训,油车桥村新建“传贻堂”。 “辅氏·传贻堂”家风家训馆
时光流转,家风永传。辅氏后人辅炳文,濮院镇油车桥村人,生于1939年。受辅氏家训影响,辅炳文在1968年与钟炳全在群丰大队办起“九二零”农药厂。其后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于1978年在公社办起了“五七”大学。辅炳文一生任教逾15年,培养了近千名学生,被评为高级教师。辅氏家训中所蕴含的崇德向善的真理,正借由他的授课不断灌输给下一代莘莘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