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33793079K/2022-99885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2-05-0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2-05-07  15:3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第一个方面,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文旅局工作成效可以用“2226百”一句话来总结,即是:2项工作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文物治理掌上平台、“百县千碗”工程),2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诗画浙江 百县千碗”数字化改革试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服务系统),2部作品在省级以上舞台展演(婺剧《小宴》、滩簧《渡考》),6大活动全网阅读量2.3亿次(中国民宿产业发展对话、上海推介会、旅游发展大会等),百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53个项目有序推进,150个“微改造 精提升”项目入库),推动兰溪位列2021年度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第54位。

第二个方面,存在问题

(一)公共文化软硬实力水平低下。在2020年省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数据评估中我市排名全省第83位,主要是文化投入、文化机构失分较多,特别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面积、服务设施位列金华后列,与国家一级场所标准差距较大。

(二)文旅产业重大引领项目欠缺。2021年全市在建文旅项目53只(总投资219.51亿元,年计划投资额38.45亿元(计划投资额是金华市第二),1-11月份完成投资39.45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额102.6%),但対标省发改委重大、特大产业培育项目、宣传序列“五个一批”工程、省文旅系统重大项目金名片培育、示范区创建创新等发展工程,差距还很大。

(三)旅游产业融合转化乏力。兰溪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经济优势,游客停留时间短,二次消费低,经济贡献度不高。

第三个方面,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对标省、市重点工作,着重从以下方面谋划。

一是做好文物活化利用,探索共同富裕的兰溪路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人都是文保员”和文物活化利用的要求,挖掘兰溪“古城、古镇、古村”系统优势,探索实施全民护宝机制,村民人人参与,人人获益,实现共融共享。组织“宋墓研讨会”,为中国南方宋代墓葬保护提出解决方案。深度挖掘兰溪密山出土的宋代棉毯及皂洞口万年上山文化故事,与省文保所合作打造文物活化利用省级样板。

二是围绕钱塘诗路建设,打造兰溪文化金名片。兰溪是钱塘诗路带重要空间节点,在全省1900亿的投资总量中,全力争得兰溪份额,用好400万专项资金,以天下江南景区为核心,深入挖掘兰溪历史沿革与文化名人,绘制一张文化脉路图,以家底数据“一本账”,重点元素“一张表”,详实展现历史时空下兰溪文化发展脉络。开展“风雅宋韵、兰派闲情”系列活动,以基因解码为基础,打造具有兰溪辨识度的“文化标识”。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影响力巨大的重要荣誉及奖项(推动《兰溪摊簧》“渡考”冲刺全国牡丹奖).

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交出改革发展优秀答卷。谋划“智慧旅游+未来乡村”多跨场景应用,探索“火灾防护”小场景应用,上线“艺”家人联盟数字化平台,积极争取省级试点。持续深化院团改革,激发创作活力。积极融合社会、民营力量,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化馆提升改建工程;谋划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馆新建项目,增加民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是抓牢文旅项目招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围绕省市重要规划和重点项目,从区域人文特点、产业特色出发精准招商,做好空间布局,积极对接争取列入省市重大、特大项目。打造古韵体验、美食品味、康养山水、特色研学、农旅观光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强化古城桃花坞项目监管,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李渔文创园等项目落地完工。

五是着力做好文旅宣推,提升兰溪美誉度。通过央视10套、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等平台,持续把“游埠早茶”等网红点影响力做大。在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推出10期兰溪专题节目,在央视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展示兰溪非遗技艺;与浙江卫视“跑男”等品牌栏目合作,掀起“兰溪日子∙有戏有味”宣传新高潮。

第四个方面,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高收入、高需求、高科技、高融合、高质量为目标,把兰溪打造成智能文旅尽享开放区、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地标文旅消费集聚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共富样板区,构建“有戏有味”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抓牢数字经济,对接省级跑道,建设“文旅大数据平台”,接入全市智慧大脑。

擦亮兰溪精品文化名片,传承好兰溪优秀历史文脉。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打造合理稳定的文化人才队伍,在示范创建、人才培养、精品创作方面实现突破。

在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利用中探索可供推广的兰溪实践案例;基本完成市保以上文物濒危建筑维修;地下考古力求新突破。启动非遗中心项目建设。

专项规划精品文旅线路,力争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8.5%,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争创2到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到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省级旅游智慧景区、精品民宿集群,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谋划建设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做好体旅融合文章,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