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学在兰溪
深度合作,研评一体丨市小学数学命题比赛推进作业校本化改革

作者 : 来源 :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2-05-19 【字号大小:

为进一步提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推进“作业校本化”改革,5月11日-12日,市小学数学命题比赛决赛在兰溪杭州育才小学和城北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比赛有四大特点。

1.参赛人数多,参与面广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能力是关键之一,也是老师们亟需提升的素养。此次比赛的内容就是选编作业,老师们跃跃欲试,纷纷报名参赛,本次比赛吸引了180名老师参加,约占全市小学数学教师的五分之二,分布于全市小学的四分之三以上。老师们线上提交作业、编制说明,经过评委的初审,70%的老师进入线下决赛。

2.赛训一体,促进思考

上午的决赛是现场命题,下午的比赛就成了一个培训活动。每位老师提早6-8分钟抽取小组所命制的一题,现场向全体参赛老师、评委进行命题意图、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所有参赛老师经过了自己出题的第一次思考后,再次聆听其他参赛老师的命题情况和意图,在思维碰撞中收获加倍!

3.团队参赛,深度合作

本次比赛是3人组团参赛,各队选手的结构不尽相同。大部分参赛小组都是以老带新,有好多位教龄30+,甚至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师为了带领小年轻,全力参赛。比赛现场的交流相信对年轻老师是丰厚的收获,老教师的专业力量也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同。实验小学教龄30+的翁丽君老师由衷地感叹:“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把三位老师的奋斗牢牢凝聚成团的比赛,感觉很特别,很难忘。”云山小学大吴老师早在1984年就被评为市第一届教坛新秀,在赛场上他沉着辩题,冷静析题,给年轻老师做了完美的示范。

4.巧妙安排内容,推动深层交流

本次比赛每个比赛日有21个小组参赛,从四到六年级的11个教学单元中抽取一个单元进行命题设计,这样保证有10个内容被两个组同时抽中。这样的安排,促进了参赛选手思考:别人是怎么编的,为什么这么编,反思自己的创编,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比赛虽然告一段落,但老师之间的深度合作、保持学习的教研种子已经播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实践,有效推进作业校本化,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减负增质贡献自己更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