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学期开学,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安全教育的“薄弱期”,总能在网络上看到有关大学生因为被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新闻报道,这背后有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防范意识不强等原因。为此,兰溪警方整理了几种常见诈骗手法,希望学生们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兼职招聘诈骗。部分同学想利用周末、假期时间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在网上、报纸上或在校园内张贴的虚假小广告进行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因此,警方提醒,在看到这类兼职招聘信息时,学生们千万要谨慎,特别是一些门面简单或是明显临时摊位的招聘点,在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之前切勿入“坑”,当然最保险的方式是参加由学校官方组织推荐的兼职活动。
意外事故诈骗。骗子们以教导处主任、教师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急病”住院,急需汇医疗费,然后在家长不知所措的情况,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钱,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家长一定要沉着冷静,首先应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是第一时间给“孩子”汇款。在无法联系上子女本人的情况下,应该第一时间报警,让警方来处理。
“校园贷”诈骗。“套路贷”一般会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或是在校园学生集中区域发布小广告,并宣称“无门槛、零利息、免担保”,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学生“上钩”,这些不法借贷公司会迅速为学生办理贷款,并通过设置合同陷阱、开具远高于贷款金额的借条、故意让学生逾期等方式“步步设套”。如果借款的学生无法偿还贷款,借贷公司或是主动为其介绍另一家借贷公司,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使学生们的债务越滚越大;或是采用电话恐吓、围堵拦截等方式暴力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