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2 14:3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进一步规范餐厨垃圾管理与处置,从源头解决餐厨垃圾带来的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兰溪市因地制宜构建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体系,有效破解了餐厨垃圾终端处置难题。2020年以来,已累计资源化处置餐厨垃圾 2万余吨,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健全收运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
根据城区、集镇、农村等区域餐厨垃圾数量、成分的不同,兰溪市实行多样化收运模式,稳步推进城乡收运“全覆盖”。一是城区全面性收集。对城区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产生的大量餐厨垃圾,实行市场化运营。由餐厨厂与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签订合同,每日通过上门收集、定点处理等举措,将餐厨垃圾集中收运至兰溪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定期进行资源化处置。对居民小区287个“两定四分”投放点位产生的厨余垃圾,由环卫市场化公司每日定时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二是集镇点对点收运。结合乡镇布局和人口规模,通过统筹安排运力、优化收运路线,调整收运时间等方式,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向乡镇延伸。目前,兰溪市餐厨垃圾收运已在金华地区率先实现乡镇街道集镇餐厨垃圾的全覆盖、全收集。三是农村门对门服务。农村产生的厨余垃圾,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村保洁员上门收集、运送至阳光房和机械处理中心进行就地处理,有效缓解城区处置终端的压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二、优化工艺流程,实现资源全利用
兰溪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采用“物料分选+螺旋压榨+ 全物料蒸煮提油+污水、固渣协同处理”工艺,即油、水、固渣三项分离和残渣焚烧的处理模式。一是前端规范化分选。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后,进入自动分选平台,设备自动将餐厨垃圾中的塑料、金属等杂质进行分离,从源头实现餐厨垃圾的规范化处置。二是中端标准化处置。利用“螺旋压榨”技术挤压分选后的餐厨垃圾。挤压产生的浆液经缓存沉淀、除砂除杂后进入分离处理系统。在离心力作用下,餐厨垃圾浆液被分离成水、油、渣三种形态,实现餐厨垃圾的标准化处置。三是末端资源化利用。经过分选、油水分离等工艺后,依托提油系统,将提炼出的油脂再次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将污水和固渣分别移送至渗滤液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厂进行资源化处理,废水、废气经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强化机制建设,实现全过程管理
落实“机制建设、日常考核、执法监督”全链条管理,规范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置工作。一是引入市场机制,提升统筹能力。依托《兰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采用DBOT模式(设计—建设—运营—移交),由环卫市场化公司在垃圾填埋场内设计建设餐厨垃圾处置中心,负责全市餐厨垃圾的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有效破解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资金投入大,技术复杂的难题。二是建立考核制度,提升运维水平。由执法局制定《兰溪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考核办法》并负责监督考核。通过巡查、抽检、公共监督等方式对运营方接纳餐厨垃圾、数据报送,环保措施、污染指标达标及餐厨垃圾处置设施管护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高效规范、有序。三是强化执法监督,提升长效水平。强化餐厨垃圾执法检查,加强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随意倾倒、违规收集、处置餐厨垃圾行为。创新监督形式,委托环保部门或有资质的监管方开展相关指标的抽样检测,形成长效高压推进态势,促进常态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