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69646177T/2022-105729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前三季度“四上企业”从业人员 及工资总额分析

  •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 发文字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兰溪市前三季度“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分析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22-11-18 15:5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县域样本建设,努力打好“五大会战”,前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一、“四上企业”的构成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合计939家,同比增加55家,同比增长6.2%。按照专业类型分,其中工业580家,建筑业88家,批发和零售业146家,服务业35家,住宿和餐饮业23家,房地产业67家。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基本情况

(一)从业人员期末数中生产制造和生活服务人员占比达到六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98577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686人,同比增长5.0%,其中女性期末人数3848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33人,同比增长3.0%。

按照职业类型分,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8270人,占比8.4%,专业技术人员14171人,占比14.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004人,占比8.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717人,占比5.8%,生产制造和生活服务人员62415人,占比63.3%。

(二)不同行业间科研人员变动差异较大。“四上企业”科研人员合计7869人,占期末人数的比重为8.0%;按技术岗位分,技术工人合计30433人,占期末人数的比重为30.9%。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研人员增长较快,三季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研人员1001人,同比增长2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83人,同比增长18.6%;制造业72905人,同比增长9.2%;采矿业328人,同比增长1.5%;住宿和餐饮业753人,同比降低11.9%;房地产业1094人,同比降低4.2%;卫生和社会工作348人,同比降低30.3%;建筑业16177人,同比降低5.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人,同比持平;

(三)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工资总额47.71亿元,同比增长16.1%,从业人员平均工资49154元,同比增长9.1%。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平均工资50585元,同比增长1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1358元,同比增长2.0%;建筑业38028元,同比增长4.7%;批发和零售业52713元,同比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34437元,同比增长1.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1491元,同比增长1.1%;卫生和社会工作70111元,同比增长4.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660元,同比降低4.6%。

平均工资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制造业重点企业拉动,如欣旺达系企业拉动平均工资增长3.4个百分点,如剔除欣旺达系企业,制造业平均工资增长6.6%;二是批发和零售业,受部分单位股权分红影响,拉动平均工资增长8.9个百分点,如剔除股权分红影响,批发和零售业平均工资增长2.1%。

三、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存在不同行职业间工资差异较大、科员人员占比较低、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不同行职业间工资差异较大。虽然总体“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较为平稳,但是不同行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较大,工资分化较为明显。如住宿和餐营业平均工资34437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平均工资101358元,相差较大。

(二)科研人员占比较低。三季度末我市“四上企业”科员人员合计7869人,“四上企业”期末从业人员为98577人,科研人员占比仅为8.0%。

(三)整体工资水平较低。202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7732元,月平均工资7311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49154元,月平均工资仅5461元,平均每月低于去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850元。

四、相关建议

(一)优化分配,促进我市共同富裕建设。去年我市印发了《兰溪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2025年阶段目标,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共同富裕建议的意识,优化工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进行“扩中”、“提低”,有效减少行职业间的工资差异,促进我市共同富裕建设。

(二)积极培养、引进研发人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着眼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号召力。

(三)强化技能人才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企业要坚持实施“兴企靠才、以需育才、人尽其才、企兴聚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强化技能人才培训,把技能人才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力量,把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到和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