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社科等部门的多重指导下,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兰溪市社区学院负责人倪彬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在用房拥挤的情况下,争取财政资金,创建了近2000平米的“兰溪市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基地”。目前,一个以“反左书”为核心,以“反体艺术”为特色,以“非遗文化”为主题,以“非遗传承、社科普及、研学游学、书法创作、文创开发、理论研究”为手段的综合性基地已初见成效。近几年,基地先后取得金华市级以上荣誉13项,“反左书“非遗项目成为我省社区教育的品牌。
近日,根据《关于申报2022年度浙江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通知》(浙社教办〔2022〕4号)工作要求,在各地报送基础上,经专家评审、集中评定,最终确定《宁波市人民调解队伍素质提升的实践与创新》等20项实验项目拟立项。兰溪市社区学院《反左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成功入选。这是今年学院基地取得的第三个项目,4月18日《传承非遗经典 弘扬民族精粹》荣获教育部20个首批示范性非遗传承主题“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创新实践项目之一;8月18日,《中华“反左书”溯源与传承的研究》又喜获“金华市文化研究工程(第一期)课题立项”。
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作品或产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传承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体验实践。基地精准打好“反体艺术品牌”的组合拳,以“反左书”为核心,相继推出反体艺术系列“印章”(人类级非遗)、“拓碑”(国家级非遗)、“雕版”(人类级非遗)、“木活字”(人类级非遗)传承体验项目,“文史研读—实物观赏—作品展示—现场观摩—视频欣赏—躬亲体验—开发尝试—媒体宣传”八步传承体验活动模式日臻成熟。
基地负责人、反左书非遗传承人林马余在书法专业性报刊《书法报》《书法导报》先后发表《反左书溯源及价值》《南朝梁神道碑碑额反左书探究》等长篇理论学术性论文。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非遗品牌是精神品牌文化,是传承人自身的文化符号,传承人要做好传承本职工作,不能丢失自身的民族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