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商务局关于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等话题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22 11:5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外贸工作

1.受国家非必要非紧急不出境政策影响,企业办理出入境手续较为繁琐,导致出境参展、洽谈等商务活动受限,是否有商务人员出入境便利化通道?

答:71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十条措施的通知》,明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落实外贸企业白名单管理机制,保障商务人员出入境证件应发尽发、能发快发。按照具体实施细则,我局梳理了第一批外贸企业白名单,并推送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加快落实助力浙江企业走出去出入境便利化服务政策。如有走出去需求的外贸企业,请致电我局外贸科,联系电话:0579-88887253

2.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企业外贸订单下滑,怎么才能获取更多外贸订单?

答:参加境外展会是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外贸企业获得订单、联系客户、掌握目的国市场信息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含代参展),按每个标准展位给予最高60%的资助,其中对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新兴市场展会、美国展会的资助比例最高可分别提高到70%80%。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两种参展方式:一是出境参展。利用好外贸企业白名单便利化政策走出去,办理出入境证件,前往国外展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二是代参展模式,委托组展公司等专业机构在海外聘请当地服务人员代为参展,主要通过视频方式实时对接,企业无需派人亲自到国外展会。

3.我是一家外贸企业,听说政府有免费保险保障外贸货款拖欠问题,想具体了解一下?

答:您说的是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联保”, 该保险主要保障应收账款等商业风险。我市对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保费给予全额补助。

4.我们厂今年从国外采购了不少设备,听说进口设备有政策?

答:有,我省对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的产品、技术,以贴息的方式给予的支持。如有采购进口设备的企业,请联系我局外贸科,会有专人指导申报项目。

(二)外资工作

1.我市是否设有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构,投诉范围包括哪些?

答:根据《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规定,兰溪市人民政府指定兰溪市商务局作为我市投诉工作部门,依法承担本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本级发改、公安、财政、人社、自然资源、环保、税务、市场监管、海关、外汇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工作。

投诉人应当提交书面投诉材料,投诉材料可以现场提交,也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投诉地址:兰溪市振兴路500号行政服务中心一楼15号窗口,咨询电话,0579-88902776,0579-88896011(传真号码)。

投诉范围包括:(一)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者(以下统称投诉人)认为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统称被投诉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投诉工作机构申请协调解决;(二)投诉人向投诉工作机构反映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不包括申请协调解决与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民商事纠纷。

(三)促消费工作

1.近期有没有什么促进消费的举措,还会不会发放消费券?

答:促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常态化促消费活动是我局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我们将组织全市大型商超抓住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指导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围绕汽车、家居、餐饮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的各类促消费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盛宴。

关于消费券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市开展了春节暖心消费券活动,核销金额235.97万元,带动直接消费1547万元。今年5月以来又发放了二季度消费券活动,共推出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加油站消费券、普惠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多重促销活动,总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带动直接消费7035万元。其中家电券发放金额300万元,核销率达99.9%,拉动直接消费3166万元,让广大市民真正享受到实惠,并助推消费增长。目前,市文旅部门正在发放文旅消费券,活动将持续到11月底。我局暂无发放新一轮消费券的工作安排。如有新的发放计划,将在全市各大媒体及时发布。

2.我是在兰溪开超市的,我想问下有没什么支持我们发展的扶持政策?

答:我市2021年出台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商贸行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包括超市在内的相关服务业企业开展连锁化经营、走品牌化发展路线。目前,对在兰经营且纳统的直营门店首次达到5家(含),且每家营业面积达100平方米(含)以上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超过5家(含)后每增加1家营业面积达100平方米(含)以上以上的,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该项政策每年开展申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