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7 13:2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直属各单位:
近期,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报告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分布于莆田、泉州、厦门等市,已在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存在外溢风险。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经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重点地区来兰返兰人员闭环协查管控
数据及区域协查专班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各环节无缝对接、工作高效运转。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接收到涉疫风险人群推送数据信息后,原则要求12小时内完成核查和管控,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经排查,涉疫人员已不在我省的,要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在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库中进行反馈,由省区域协查管控专班对信息进行滚动核实并按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再次下发;仍在我省但已不在金华市的,要第一时间在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库中按照排查情况,推送至对应目的地,做到闭环管理。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来兰返兰人员,严格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对入境人员严格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并落实闭环转运及管理。入境人员在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与其同一房屋共同居住人员,须在该入境人员居家健康观察第7天和日常健康监测第7天各做一次核酸检测,及时排查感染风险。
二、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哨点”监测管理
严格落实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诊室) 的规范化管理,发热门诊(诊室)规范做好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问诊、信息登记、留观、核酸检测、病例报告和交接转诊等工作,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发挥好“哨点”监测作用。加强对零售药店的药物销售管理,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等四大类监测范围药品的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并劝导药品使用人员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三、加强市内人员出行管理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加强人员出行管理,暂缓组织赴福建等疫情高风险省份旅游和疗休养。在群众中倡导“非必要不前往疫情发生省份”,谨慎选择出行;确需前往的,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所在区,下同)和已有本地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外出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旅途感染风险。
四、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各类公共场所和客运车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四包一”工作机制,强化社区对重点人员的主动发现作用,守好基层“小门”,坚决防止中高风险地区来兰返兰人员脱管漏管。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引导近期有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地旅居史,与阳性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以及“健康码”异常(黄码或红码)的来兰返兰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备,并积极配合做好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五、切实做好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管理
坚持“人物同防”防控策略,守好进口冷链食品“三道防线”,认真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直接接触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每2天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工作人员每7天一次核酸检测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的工作要求,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加强工作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环境核酸检测等工作,定期排查风险漏洞,及时落实整改。
六、切实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提前掌握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高校返校师生员工和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返校师生员工,返校时要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对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再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家庭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及家人的健康监测。入境人员及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应避免与家庭中的学生等其他人员接触。加强师生健康监测,按照要求设置相对独立的医学观察场所,对发现疑似症状的返校人员迅速采取健康管理措施并第一时间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信息。
七、继续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方案和下半年实施方案的要求,以人群免疫屏障建立巩固为核心,确保9月底前顺利完成12-17岁人群全程接种任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下半年任务基础上,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比例偏低等问题,乘势而上,按照“政府找人,卫生打苗”思路,继续开展12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服务工作,扩大人群接种覆盖面,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兰溪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