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5 15:4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市供销总社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情况
今年以来,市供销总社以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为引领,围绕提升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环境服务等方面,奋力拼搏、开拓进取:
(一)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后,市供销总社在市防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力投入到抗疫阻击战中,主要做好:1.抓好疫情一线值守排查任务。联合丹阳社区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卡口24小时值班,完成执勤任务。摸排再生资源行业从业者中外籍返兰和亲密接触人员,动态跟踪外籍返兰人员最新身体状况以及回兰行程,做好返兰人员应隔离尽隔离工作,保障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供应,开展农业产业大户防疫宣传工作。2.抓好稳产保供工作。就尽快恢复春耕物资调运问题进行调研对接,为农资企业联系了24辆有通行证的运输车辆,保障物资运输;与兰溪融媒体对接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供应,挖掘优质农产品在融媒优品上架;联合邮政推出“菜篮子”配送服务,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对接星地超市对日用快消产品进行网点配送供货。3.持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供给,从2月中旬到3月底,通过调查走访,为13只稳产保供类的农业产业项目担保放贷1000万元,走访农业龙头企业,及时帮助化解难题。
(二)农信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农信担保额增长显著
市供销总社以下属农信融资担保公司为平台,为农业主体开展信用担保贷款服务,截至11月20日,为全市138个农业主体,办理融资性担保贷款金额9116.4万元,与去年同期的46个农业主体,担保贷款金额2586.2万元相比增长了352.5 %。较好发挥了金融支农作用,为农业企业纾解资金困难,巩固发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出色完成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工作
今年初争取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在我省唯一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获得配套经费100万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5月份,兰溪代办点办理担保贷款项目68个,担保贷款额达5006万元,为农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稳定农产品供给,保障民生需求作出贡献。该试点工作经验在农民日报刊发
3.“政银担”合作担保试点项目顺利开展
联合省农担公司,通过积极争取,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担公司兰溪办事处,着力构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相互合作、协同赋能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及风险分散机制。截至目前,政银担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受理项目申请66个,担保需求额4780万元,已办成36个,担保额2650万元。
(三)农产品供销服务工作提质扩面
1.精准培育杨梅、枇杷特色农产品
充分利用供销社金融支农优势为杨梅、枇杷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服务,用于杨梅、枇杷的钢结构大棚等农业设施建设,截至目前,为8户枇杷种植户、9户杨梅种植户共担保放贷880余万元,新增农业大棚等设施300余亩,并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切实提升了兰溪杨梅、枇杷鲜果品质和产量。研究提出兰溪枇杷产业三年提升行动建议方案,争取枇杷销售补助政策,促进枇杷产业健康发展。
2.巩固开拓线下线上销售市场。强化与北京新发地农批市场、上海中心农批市场、嘉兴水果市场、华东农产品中心的合作,带领当地水果大户前往各个市场进行产销对接,设立兰溪杨梅销售专区,将中等杨梅鲜果推向批发市场,实现量销。据了解,今年线下销售杨梅490吨左右,销售额900余万元。加大线上营销力度,通过融媒优品、网上农博、淘宝天猫等平台,推动兰溪杨梅、枇杷热销。
3.深入参与展示展销活动。协助承办2020浙江省杨梅产销对接大会暨“杨梅正当红”网红直播活动。作为本次活动参展主力,组织本地17家杨梅鲜果专业合作社、深加工企业及电商团队参加,展销会上表现亮眼。协助承办兰溪市第八届美食购物节,对接省供销社以及其他县市供销社,组织龙游、金华、浦江等地的外地小吃美食参加,并邀请了“金农好好”携对口协作地的特色产品-薄皮核桃、红枣、新疆牛奶、阿克苏苹果等农产品参加本次活动。
(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提升
1.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规范化建设。全面整治规范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先期建设城区兰江、云山、上华三个再生资源综合回收规范化站点,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外墙图案,在室内经营,不得露天经营,室内有标准消防设施等,建立对部分低价值物兜底回收机制。目前兰江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经营用房基本建设完毕。
2.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规范化建设。按照“七统一、一规范”要求进行培训管理,所有上岗人员要求备案,所有回收车辆安装定位系统。优化升级回收模式,搭建数字化回收平台。运用互联网、依托大数据等智能方式,搭建网上回收交易平台,让更多的用户通过APP进行“你点我收”,精准化回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