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工会
关于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

作者 : 来源 : |0 发布时间: 2017-05-21 【字号大小:

各县(市、区)教育工会、市直基层工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22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和金华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心灵港湾工作室”建设的通知》(金总工〔2017〕10号)要求,加强学校人文关怀,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缓解教职工心理压力,让广大教职工快乐生活和工作,市教育工会要求全市各教育基层工会认真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金华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心灵港湾工作室”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建设,优化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配套措施,逐步形成上下联动,行业互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构建重视教职工心理健康的组织氛围,提高维护教职工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水平。
二、主要任务
1.推进“心灵港湾”建设。各级教育工会要积极开展教职工“心灵港湾”项目,开展精准的教职工心理服务,将教职工心灵港湾打造成为教职工缓解压力、调适情绪、放松心情的“教工之家”。教职工心灵港湾应依托专兼职心理服务工作人员或其他有效方式,根据教职工需求,开展压力缓解、高效沟通、亲子关系、婚姻家庭、职工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培训,帮助教职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定期开展教职工心理辅导,对于有需求的教职工提供一对一辅导服务。全市教育系统“心灵港湾”建设,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市直学校实现全覆盖,各县(市、区)至少建立2家以上示范点并全面铺开。
2.建立健全领导谈心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谈心室”,建立健全谈心制度。学校领导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与教职工谈心。教职工可以通过预约,与学校领导面对面,一对一进行沟通、谈心。学校领导通过谈心交流,及时了解教职工诉求及心理状态,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3.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建立“上下联动,行业联动”服务机制。通过大课堂、综合心理健康服务点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场地共享,为教职工提供各项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教职工心理沟通和关怀机制。学校工会要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及时对情绪有波动的职工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消除职工情绪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帮助教职工建设积极心态。教职工生病住院、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遇到困难时,学校工会应及时走访教职工家庭,努力排解纠纷,化解矛盾,缓解困难。
建立教职工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加强教职工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对教职工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委托心理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共同研究并制定干预措施,帮助教职工正确认识对待自身的心理问题。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心理体检,掌握教职工的心理状况,同时开始建立教职工心理健康档案,逐步形成教职工心理健康管理数据库,据此开展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为教职工提供定制式培训、辅导、咨询、治疗等服务及心理疏导、关爱等追踪服务。
4.加强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以教育系统专业心理咨询师人才和工会心理服务志愿者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对心理服务志愿者培训工作。以工会经费补助的形式,鼓励工会干部和教职工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考试。金华市总工会授牌“心灵港湾”学校的教职工和各单位工会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市本级学员取得证书后,50%的培训费用(不得超过当地市场价格)由市总工会补助,其余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县(市、区)学员取得证书后,由市总工会及县(市、区)总工会各补助25%的培训费用,其余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拓展培训、心理健康咨询黑板报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广大教职工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周密制定方案,力求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经费,配备人员力量,强化工作措施,将“心灵港湾”建设和“教工之家”建设结合起来。市教育工会将“心灵港湾”建设纳入“模范教工之家”的考评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2.建立制度,提升服务。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本单位教职工的心理服务内容。要建立常态化的教职工心理服务机制,设计和开展多样化的教职工心理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上下联动,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加强宣传。努力形成党组织重视、行政支持、工会推进、校际合作的工作格局,为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