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173379010XA/2017-93382

  • 文件名称:

  • 信息名称:

    兰溪市司法局2018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局)

  • 成文日期:

    2017-12-31 00:00:0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兰溪市司法局2018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 2017-12-25  11:2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8年,兰溪市司法局将在做好落实上级部署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服务、提品质、促改革,努力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

一、纵深推进“一平台三中心”司法行政服务体系的完善

(一)继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线下重点推进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向村(社)和企业延伸。在已实现全市1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村(社)法律服务资源,探索完善律师参与基层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工作机制,提升村(社)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在已建立“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的基础上,致力打造“惠企便民”法律服务“智库”,推进企业法律服务扩面提质。线上继续完善兰溪市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功能。重点结合省政务服务网建设要求,加快兰溪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浙江政务服务网对接,做精做强“网络调解智能化平台”,进一步探索开发“在线法律援助”及其他在线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另外,201712月司法鉴定机构将正式进驻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届时,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即可成为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引导和司法鉴定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窗口。

(二)继续加强人民调解中心建设,纵深打造“网络调解”样板2017年,兰溪市人民调解工作创新推出“网络调解室”,率先开展“网络调解”工作,备受关注与好评。2018年,将进一步完善“网络调解”工作机制,配强“网络调解”力量,扩大“网络调解室”的宣传和应用推广。落实人民调解“品牌提升计划”。计划与电视台携手开设“有事好商量”地方调解栏目,筹建2个“老娘舅”个人品牌调解室。加强培育专业化调解力量。一方面,继续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另一方面,结合农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重点探索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三)继续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按照“三区十室”建设要求优化社区矫正中心布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深社区合作等方式,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和社区矫正工作站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互联网+社区矫正”工程。通过运用“电子手环”和“手机云端”双管控、“云总机”和“声纹识别”语音汇报系统、搭建指挥中心与司法所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监控系统,实现监管空间由“点”向“面”延伸、监管时间由“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助推社区矫正“电子围栏”进一步闭合。

(四)继续完善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体验。继续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积极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继续开展“法律援助,与你同行”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宣传,扩大老百姓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知程度,让更多人在需要时能享受到“法律援助”的“红利”。

二、扎实推进多元化人民调解机制的构建

(一)网络与实体并进,搭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网格。构建市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结合“四个平台”和基层“网格化”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各村的调解组织网络,精准布局基层调解力量。因地制宜地推进“网络调解”向基层全面铺开,在确保调解权威性的基础上,稳步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率及社会影响力。

(二)规范化与专业化并举,抓好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重视加强“草根”调解队伍——“老娘舅”、“老舅妈”调解员的培养和管理,探索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专业化调解机构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员职业化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调解员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立榜样、树典型,做好人民调解典型案例宣传,提升人民调解队伍形象和公信力。

(三)探索筹建开发区司法所和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考虑到近年来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及司法行政业务现实需求,为更好地落实对开发区范围内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及时化解开发区企业内及企业间的各类工伤、劳务、经济合同等矛盾纠纷,准备筹建开发区司法所和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拉长司法行政工作阵线,填补开发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和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空白”。

围绕构建和完善“多元化人民调解机制”而展开的“互联网+人民调解”模式升级、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及人民调解“品牌提升计划”实施等工作,将有望成为我局2018年工作亮点,也是我局201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创新推进“七五”普法和“惠企便民”工程

(一)认真筹备“七五”普法中期检查。深入开展“大美兰溪与法同行”系列主题普法活动。加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实施申报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国民主法治村(社区)”亮牌提升工程,建设1-2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二)打造多维度、本土化的普法宣传平台。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清单,在微信普法公众号增加推送“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栏目,让“一把手”学法讲法工作更“接地气”。结合线上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微信塔群”、微信普法公众号建设和线下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多渠道联动发力,打造多维普法宣传平台。结合民生热点,做精做强微信“普法大讲堂”。

(三)切实提升“惠企便民”服务能力。优胜劣汰”、“以老带新”,培育名所、名品、名律师,推进公证处“一处一品”创建,致力打造“惠企便民”法律服务“智库”。切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既要做好“惠企便民”服务流程的“减法”,缩短公众获取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最后一纳米”;更要做好“惠企便民”服务内容的“加法”,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覆盖率,为我市“一区一地一城”建设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