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工作:针对我乡水域点多面广的特征,乡村两级干部严格落实河长制,制定《灵洞乡日常巡河制度》,构建责任网格,组建护水保洁小分队,发动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治水工作。累计投入2000余人次,清理疏通河道30余公里,46口门口塘已清理完成40口,清淤2.5万方,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0%,垃圾河、黑臭河一去不复返,效果明显。(甘露源烟溪 上下郭 八石溪 龚塘)
三改一拆工作:我乡以“雷厉风行不退缩、公开公平勇担当”的作风强势推进,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十余万平方米,完成市里下达任务数的116%。特别是24家龟鳖温室养殖场全部关停,拆除温室大棚面积5.5万平方米,在全市面上率先完成这一专项整治,整个三改一拆工作在全市半年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洞源 杨青桥 方下店 费龙口板桥)
治六乱美三化工作:按照市里的布置要求,以村为单位实施网格网管理,建立整改清单、细化工作方案。截止6月底,共清理垃圾1105吨,整理乱堆乱放杂物1107吨,增加绿化面积14.4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142个。同时,各村大力实施村口景观、绿化带、公共广场等创意建设,农村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白坑 西山寺 耕头畈 方村)
这些重点工作不仅全市排名较好,而且在全市面上已形成具有我乡特色的“灵洞样板”,其做法也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效应。浙江日报6月7日、8日,连续刊登我们灵洞在基层党建以及治水成效方面的新闻。钱江晚报7月19日,整版刊登我乡五水共治特色做法。这不仅仅是宣传了灵洞,更是兰溪市工作的亮点。兰溪广电台《民生6+1》栏目推出的“五水共治”之数一数二系列报道,第一站就选择我们灵洞,以“水清乡镇美,灵洞乡溪水再现石斑鱼”加以宣传报道。特别是在7月初召开的“全市三改一拆半年工作推进会”上,我乡作为半年考核成绩第一的乡镇,在大会作上作典型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交给群众的满意答卷。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在倡导绿色生态、倡导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灵洞的“光环”已经减退,“靠山吃山”的粗放发展模式到底还能走多远?等到坐吃山空时,我们还有什么留给后来人?如果仍旧一条道走到黑,三、五年以后回头再看,灵洞会不会因为错失了转型机遇而后悔莫及?不瞒大家,我心里很诚惶诚恐。在前段时间的班子会议上,我和乡里的新班子说,如果因为我们的迟疑而耽误了灵洞的转型发展机遇,那就是误国误民,是要被在座的各位和灵洞的老百姓唾骂的。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样关键转型机遇期,灵洞该何去何从。谈四点想法:
一、灵洞代表着富裕、繁荣,“灵洞人”是骄傲的、自豪的
灵洞的辉煌靠“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是基础,我们拥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洞源、白坑、西山寺一带。“天时”是关键,灵洞人抓住了三个阶段的有利“天时”,做强做大了水泥这一支柱产业,带动了经济的腾飞。“人和”是必备条件,我们乡涌现了一批像章广勤、赵社生、邹德文等书记主任,各自带领全村老百姓致富,提高集体经济水平,为全乡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里我和各位一起简单回顾下我们灵洞水泥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初创阶段是1975年至1991年,1975年12月,当时的灵洞公社决定建办灵洞水泥厂,于1977年6月建成投产,灵洞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泥制造业。1979年,西山寺村水泥厂建成投产,成为兰溪首家村办水泥厂,随后,白坑村、洞源村也先后上马兴建了白坑水泥厂和洞源水泥厂。这些水泥企业从建成到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灵洞的块状经济基础。
发展壮大阶段是1992年至1999年,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改革开放的号角正式吹响。我们灵洞的水泥企业抓住机遇,迅速掀起了一轮改革的浪潮,由经营机制开始转向产权制度的改革。当时的洞源村两委大胆创新,首先试水,将濒临倒闭的第五水泥厂实行了风险抵押承包,获得了成功。这段时期,我们诞生了三个全市首家: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三兰水泥有限公司);首家民营水泥生产企业(第六水泥厂即超峰水泥厂前身);“全市首家亿元村” 洞源村。这一时期,立马集团公司、浙江六洞山建材集团公司、浙江西山建材集团公司股份制改制完成,长河水泥厂(后改名为新源建材有限公司)、第八水泥厂(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山水泥厂(后更名为兰溪市牛石水泥有限公司)等相继建成投产。截至1999年,全乡共有水泥厂14家,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实现了水泥产业的第二次扩张,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转型升级阶段是2000年至2011年。1998年,省计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浙江省水泥行业拆窑压产工作意见》,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下发《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在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方式的巨大压力下,灵洞乡水泥产业开始艰难转型,在逆境中寻求新的出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并购重组等方式,水泥行业重新洗牌。2006年,全乡39条机立窑生产线全部拆除,淘汰落后产能385万吨。诞生了红狮控股集团、双狮水泥等一批行业龙头老大,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灵洞乡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都是灵洞辉煌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是谋划者。回顾灵洞的发展历程,往往是在行业低潮期,我们能够审时度势、敢于人先、化逆境为机遇,从而实现“绝地反击”。在我看来,灵洞人的智慧和思路,是比石灰石还要宝贵的财富。
二、灵洞代表着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灵洞人”是勤劳的、智慧的。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省委省政府持续、强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说到底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绿色发展的高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要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攻坚克难,补齐短板,才能找到转型发展的道路。
短板一:环境保护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乡依赖矿山资源的开发,水泥等建材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必须要承认,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水源、空气、垃圾等污染的环境问题,其衍生的副作用带给我们灵洞老百姓的是什么,在座的各位应该比我更清楚。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短板二:持续发展问题。灵洞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奠定了较强的经济基础,成就了现在兰溪的“两山理论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但是,分析我乡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横向看(比其他乡镇),总部经济、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市前三;纵向看(比去年同期),总部经济下降83.3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6.01%,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03%,工业税收下降63.58%。结构看(产业占比),工业总产值33.09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服务业等三产总产值12.8亿元。工业总产值占70.3%,且基本与水泥等建材企业相关。在当下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灵洞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我们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我们的产业该如何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离我们还有多远?
短板三:体制机制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要求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这是经济学的一般规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灵洞特有的优势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六洞山风景区仍然以地下长河单一景点为主,矿产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提升增加效益,浙能电厂的热能不知道该怎么去有效利用。灵洞代表着现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层面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我们该如何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该如何创新机制,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我们要多做思考多做谋划多出好的政策。
三、灵洞代表着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灵洞人”是耿直的、进取的。
我们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创建绿色矿山、发展旅游经济、谋划新型业态”为抓手,紧盯标杆,打造“产业格局优越,人文资源丰富,百姓幸福安康”的美丽灵洞。
(一)巩固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
实体经济是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支撑,更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策。只有建立并完善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生产体系和先进技术体系,才能增加就业、创造更多收入、带来更大消费,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是要重点跟踪服务好红狮、双狮等重点骨干企业。红狮在环保、科技等方面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要鼓励红狮这样的骨干企业继续抓好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实施走出去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在电商发展等新领域给予引导和扶持。抓住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我们就抓住了总部经济、抓住了企业的科技革命,抓住了大投入大产出。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力度。继续做好“走出去,引进来”工作,这不单单是我们几个主要领导的任务,每个班子成员、每个乡、村干部都要有招商、招才的意识,特别是我们灵洞的在外资源那么多,在座的村书记、主任一定要积极联络自己村里的在外老板,多关心他们在老家的后顾之忧,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及时掌握投资信息,创造一切条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招好商、招大商。三是要延伸传统产业链。我们现有的建材企业已经比较成熟了,下一步我们要谋划好产业链的衔接,做大做强产业平台,形成产业集群。如建材产业链(构建等)。
(二)创建“绿色矿山”是当务之急
我们灵洞乡靠山吃山,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市委市政府带领我们考察了湖州、富阳等地的矿山开发模式,特别是湖州长兴县的煤山镇作为我们乡“比、赶、超”的标杆乡镇,他们的资源、业态和我们相似,但是他们通过“绿色矿山”的创建,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宜居、宜业、宜游的跨越式发展(自2011年实施“绿色矿山”创建以来,长兴县矿山企业从2011年初的87家压缩到目前的23家,年开采规模从3650万吨压缩到2388万吨,企业平均规模从42万吨提高到110万吨,财政税收从2011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0.2亿元。)。我们就要学习借鉴他们产业转型的方式和方法,在不减少村集体经济、不减少村民待遇的前提下,探索我们灵洞的矿山发展模式,整合白坑、西山寺矿山资源,改变矿区开发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破坏力。白坑、西山寺村两委积极响应,非常努力的配合矿山整合的前期工作。
(三)拓宽旅游产业是转型之要
我们将牢牢抓住金华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古韵风情旅游地”做文章,打造集探险、养生、极限、休闲于一体的主题式大景区,拓宽旅游发展,提升经济信心,保障转型升级。一是依托紫霞洞、涌雪洞等六洞山的资源开发以探险为主题的乐园。如攀岩、房车基地、卡丁车赛道等。二是依托栖真寺的资源,整合洞源村新建民宿的项目,开发以养生为主题的景区。如香客寄宿、森林民宿等。三是依托灵洞现有的山水(主要是水库、山塘等)资源开发以休闲为主题的乐园。如农家乐、垂钓、田园采摘等。四是依托绿色矿山建设的效果开发以矿山旅游为主题的公园。我们现在多次去湖州、富阳学习矿山整治,我自己感觉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等绿色矿山创建完成后,可以当做一个景区来开发,融入地质文化,矿山开发过程等等科普教育,既能增长见识,更能有效保护好环境,使矿山资源的开发进入一个“人山和谐”的良性通道。
(四)谋好新兴产业是发展之需
灵洞乡一直是强工业乡镇,产业结构一直以二产为主,且以水泥等建筑行业的生产、经营为主,一产、三产相对较弱,对我乡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整合上级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抓住经济下行急需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全力做好新兴业态的引进与发展工作。一是打造港口小镇。以方下店港口为核心,打通水路航线,布局港口产业链。联动嘉宝物流“海铁联运”、红狮互联网+物流、跨境电商园区、电厂热能基地(待开发),打造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具有内陆特色的“港口”经济,进而服务转型升级。二是升级嘉宝跨境电商园区。网络经济释放的红利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跨境电商平台,继续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形成跨境电商、智慧物流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三是开发电厂热能基地。电厂释放的附加效应,可以说目前利用率还不到十分之一,是灵洞还未开发的“资源宝库”,我们要多动动脑筋,要充分利用好电厂的电、气等优势资源,打造热能基地,服务周边企业。发展冷链及相关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四、灵洞代表着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作为“灵洞人”是坚定的、执着的。
灵洞的“两区”建设蓝图已经描绘,现在要做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定决心抓到底”。具体来说,需要破除四个思想障碍,脚踏实地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7月18日,市里召开了全市经济分析会暨半年总结会,虽然我们的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排名靠前,但是位置并不稳固,云山、诸葛发展势头强劲,曾经的追兵已经快超越我们。这还是和我们自己比比,放到整个金华,我们的经济增长点乏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不快,发展劣势较为明显。市里给我们提的发展目标是“两个第一”——经济总量在全市各乡镇中保持第一、要进入金华经济强乡镇的第一方阵。现在,我们不仅面临这两个“第一”的问题,还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蔡市长多次对灵洞提出这个问题,前几天朱书记过来也明确指出:灵洞要长短结合(长就是产业支撑强,短就是总部经济是短板),谋划长远;要注重绿色发展,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如果我们到现在还是躺在曾经的辉煌里“睡大觉”,自我感觉很好,那么“第一”的位置很可能就要拱手让人了。不单单是经济指标,还有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六乱美三化等等工作,目前排名尚可,但基础都还不是很牢,一不留神就会掉队,乡村两级干部必须严阵以待,各村工作都必须做实做到位。千万不能贪图安逸、更不能碰到阻力就撒手,遇到困难就回头,特别是针对当前总部经济税收增长不快;大、好项目落地不多;经济增长乏力;产业转型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谋划、主动作为,才能使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二是破除“再等等、再看看”的观望思想,树立时不我待的赶超意识。灵洞的优势很明显,但问题也显而易见。现在仍然有少部分人对待治水、治气、“三改一拆”等工作存在着一种观望的态度,看看上级层面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到底能得到多少补助,到底要做到哪一个程度。有些村还存在这几个问题:一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平平过思想严重。反正我不争第一,也不会落到最后,不求主动、但求无过,没有一点危机感和紧迫感,看人家积极主动,还要说风凉话。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个别村仍然指望着上级部门的补助来办事,照单下菜。等到非要做点事情了,才勉强应付完成。三是畏难情绪严重。当前我们的任务确实比较重,涉及到的利益也多,各村都面临拆迁、维稳、水源溪流保护等等“老大难”问题。我认为,这些思想要坚决抵制,政府的工作就是围绕百姓的需求来做,我们就要有时不我待、踏石留痕的精神狠抓每一件事,越早做,做得越好,越掌握主动权、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大。
三是破除“自我谋利”的狭隘思想,树立大灵洞协调发展的意识。在座的各位水平都很高,在格局和思路上都很有想法,灵洞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统筹谋划各方资源,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洞源有六洞山的资源,白坑、西山寺有矿山资源,杨青桥有电厂热能和温泉的资源,方下店将来会有港口的资源,其他各村也都有土地、山水等等的优势资源,所以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算盘,要算算可持续发展的大帐,怎么去统筹我们全乡的发展。
四是破除“投机钻营”的不正思想,树立干实事有作为的服务意识。马上就要村级组织换届,我们大多数干部能坚守岗位,听从组织的安排。这里,我也跟大家表个态,换届的事情,乡党委怎么定就怎么定,该谁当就谁当。乡党委就是以思想政治素质好、领导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和敢担当有作为的标准来选拔。